返回列表 发帖

[分享] 金庸的经典陪衬角色(六)

慕容博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两句说话,大概可以用作慕容博的写照。这个亡国的鲜
卑帝王后裔,一心想着复国,运用毒辣手段及发动阴谋而不计原则,藉口就是:为了国家大
事,没有什么手段是不可以用的。
   从某个角度看,慕容博值得佩服,因为他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私人的恩怨及幸福放
在第二位,能够为长远的目的而忍受暂时的屈辱。
   慕容复因被段誊击败,羞愤之下横剑自刎,慕容博喝止他,森然问道:“你有儿子没
有?”慕容复答道未有,他又续问:“你有祖宗没有?”随即责骂他:“你高祖有儿子,你
曾祖、祖父、父亲都有儿子,便是你没有儿子!大燕国当年慕容光、慕容怡、慕容垂、慕容
德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了断种绝代的无后之人!”
   一言蔽之,就是叫幕容复忍辱负重,不要为一时意气、一己荣辱而忘却一国一族的重大
目标,这些说话,的确值得所有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引为警惕。
   慕容博认为应为国家民族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更进一步在他与萧远山、萧峰的对话表
露出来。他与鸠摩智及慕容复三人。
   对箫氏父子两个,明明占了上风,却提出以自己的生命,换取萧峰助慕容复恢复大燕。
他把自己生命视作等闲,反而坚信“以一命而换万世之基,这买卖如何不做?”
   所谓“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一生一死,正好为此作为例证,慕容博若然成
功,就是大燕后世所敬奉的英雄。
   然而,我对慕容博最后也佩服不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固然是我个人讨厌政治买卖的勾
当,对阴谋及挑拨离间的手段难有好感,但是此外也有别的理由,就是慕容博口中的复国,
所谋求的不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而是他一家一姓一朝的权位,他为的是个人的野心、一个家
族的野心,而不是为国家民族。
   鲜卑氏的大燕王朝亡了,耿耿于怀的不过是大燕的落难王孙。慕容博的目的既然殊不高
贵,他所采用的卑鄙手段便完全没有藉口可言了。


段延庆

   “四大恶人”之中,以段延庆的角色最为复杂。事实上,“四大恶人”每人都有善良可
爱或可悯之处,叶二娘对玄慈的情深义重。南海鳄神岳老三的憨直诚实、就是贪淫好色的云
中鹤,也有善心救王语嫣的时候。
   “恶贯满盈”段延庆居于四大恶人之首,为恶最大,最残忍无情,但是他的受苦也最
深。他本是大理太子,因叛乱逃亡,几乎丧失性命,但虽然不死,己是重伤残废。木婉清初
见这“怪人”坐在海滨,面上木无表情,口不能言,腿不能走,只能以腹语传意,以拐杖点
地走路,连吃饭也只能用手扳开嘴巴,像寄信那里把食物投下去。木婉清又怕又是怜悯他,
相信读者也是一样。
   但是段延庆最痛苦的是他的内心。苏星河所摆的珍珑,最能触动人心境,段延庆解这个
珍珑,举棋不定,只觉“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也不是,邪也不是,那可难也!”这正是
他的处境。他本来是段氏正宗,流入邪魔外道,是他的恨事。丁春秋在旁煽动,说道:“一
失足成千古恨,再想回头,那也是不能了。”
   为恶是为恶最大的惩罚,延庆太子是个聪明顶绝的人,他年轻之时,未遭大变之日,也
是个尊贵英俊的王子,恐怕比段誉还要俊逸高贵几分,为何竟沦落到要与江湖上的魑魅魍魉
为伴?即为恶人之首,又有何乐趣?即能把天下最尊贵的人抓来折磨至死,又有何满足可
言?他像英国诗人米尔顿《失乐园》的魔王路斯弗那样,统领地狱的大权,抵不上他回忆自
己曾是“光明之子”的痛苦。
   《天龙八部》写邪恶,是以慈悲之心写的。段延庆最大的痛苦是:“我不能再为善
了”,金庸到最后给他一个解脱的机会,他忽然发现原来天龙寺外的长发白衣观音,不但以
她的身子舍他,而且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我有一个儿子!”这个发现使他登时从绝望之中
释放出来。他对段王妃敬畏感激,他因段誉而感到骄傲、感到欢欣莫名,他有了希望,也就
有了新生。


空见

   舍己为人,是任何社会都公认的至高美德。若什么地方发生了灾祸,有人奋不顾身地进
入灾场救人,这人必被视作英雄对待;若他为了救人而失去生命,他的伟大牺牲必然永远为
人纪念。但是,在现代商业社会,愿意舍己为人的人实在太少了,有不少人甚至认为舍己为
人是愚蠢的行为,心地仁慈的人容易受骗上当,在这些人的眼中,他的牺牲不但不值得敬
佩,反而显出他的头脑不够精明,值得轻视。
   从这种现代商业社会的眼光看,空见神僧不过是个善心的傻瓜。他为了说服谢逊不再滥
杀无辜,甘愿受他一十三拳而不还手,终于在他的“七伤拳”下丧命。
   空见神僧这样做,可说是受了成昆的骗。成昆假意忏悔,求少林收为弟子,空见神僧收
了成昆为弟子,为他剃渡改名圆真之后,成昆便骗空见去找谢逊。
   谢逊到处大开杀戒,无非为逼成昆现身,他有什么理由要打空见一十三拳?只因空见答
应他,这一十三拳若打得伤他,成昆便会现身,与谢逊了却恩仇。岂料成昆根本无意现身,
空见在谢逊拳下重伤,临死才明白原来这是成昆陷害谢逊的好计。空见若能除掉谢逊固然
好,谢逊打死了空见,不但与少林结下深仇,更惹起武林公愤,那更大佳。果然,成昆的奸
计达到目的。
   从一个角度看,空见的慈悲心,被成昆利用了作杀人利器。
   但这个看法是片面的。空见虽然中了成昆之计,但他仍是达到了目的,他的伟大精神感
动了谢逊,终于使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谢逊以卑鄙奸计打死空见,大感后侮,自动提出说依从空见临死的要求,空见就说:
“但愿你今后杀人之际,有时想起老衲。”
   就是一念之仁,谢逊放过了张翠山和殷素素,这样,世上才能有张无忌,而最后是无忌
激起的慈爱之心,终使谢逊的一生怨愤得到化解。
   空见的牺牲,绝对是有价值的,他大仁大智大勇的舍己行为,永远使《倚大屠龙记》的
读者感动。


鸠摩智

   金庸一贯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但他笔下的宗教人士,倒不是一律是好人,鸠摩智就是
一个很有趣味的例子。
   “大轮法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既然为法“王”,地位自是尊贵无比,他的
尊贵,是以很具体的方法表现出来的,首先,他的随身用具,无一不是极尽华贵,到天龙寺
去要胁人交出“六脉神剑”谱,书信竟是银字金笺,精工镶嵌,本身就是珍贵的工艺品一
件。他用来装慕容博抄录的少林绝技抄本的盒子,又是黄金打造的小箱,这人的金子未免太
多了。
   用具奢华,他个人亦词藻华丽,吐属高雅,配合尊贵身分。最重要的是,他既是“法”
王,必定懂得高深佛法才相称。鸠摩智果然“宝相庄严”,他“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
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使人看不一会,便生出“钦仰亲近之
意”。
   他表演“拈花指”,“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
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但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
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暗含“拈花
微笑”之意,何其情雅柔和。
   他对佛法,博学精深,一进门便道出了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其实他不但博学精
深,根本就是聪明之极,领悟力奇高。
   但是金庸越把他的外表谈吐学识描述得如何令人敬服,就越能衬托出他“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一切富丽堂煌的包装之下,鸠摩智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婪卑鄙的人。
   他口口声声说要讨到六脉神剑的剑谱,完全是为了忆故人情,但事实上,他的目标是以
这本剑谱,去换取到“还施水阁”阅览更多武功书籍的利益。他已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
还贪图更多,金庸小说之中,对武功最贪心的人非他莫属。《神雕侠侣》的金轮法王是鸠摩
智的前身,但鸠摩智比他更金玉其外,因此也显得更虚伪。


无名者僧

   《天龙八部》里面,武功最高的不是北乔峰,不是南慕容,不是“恶贯满盈”段延庆,
不是少林高僧,不是潜伏少林寺内的萧远山、慕容搏,而是一个操执杂役的老服事僧,他来
了少林寺四十多年,天天扫地抹尘,供寺中高僧差遣,但这些高僧,竟无一个认得他是谁,
他连名字也没有。
   萧远山、慕容博在少林寺潜伏三十余年,肆意阅遍少林绝技秘集,来去自如,而玄寂玄
慈这些一流高手竟懵然不觉,使人即时领略到这两人的高不可测,这位无名老僧一直知道他
两人的行动企图,而这两人毫不觉察,更令人感到这位老僧才是真正的高不可测。少林寺果
然是卧虎藏龙的武林圣地。
   这位无名老僧突然现身,主要是要说出一段意义深长的哲理。萧远山、萧峰父子及慕容
博、慕容复父子,互相追逐至藏经阁,斗室相逢,正要把血海深仇,作一了断,彼此正在裂
毗相向之际,无名老僧忽然介入,指出萧远山、慕容博及鸠摩智三人,自道练成绝世武功,
其实已经为自己招来大难。
   他提出来的道理,看上去似乎玄虚得近乎无稽,但细思其实是极有意义的。他说,佛门
子弟学武,乃是在强健身体,证法伏魔,修习之时,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若不是这样,
练武一定伤及自身,练的越是上乘的武功,便越具这个效果,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
则戾气深入脏腑,越陷越深。
   其实,不但武功,任何学识技术也是一样。一个人所学的,总不免影响别人,而在影响
别人的过程中,转回来影响自己。科学家、医生、商管学家,都是一样。学识越高,越有力
量影响世界,越容易掉入狂妄,若不以慈悲仁慈之念平衡,必然害人害己。
   “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
武功时所中的戾气,”就是这种意念,把《天龙八部》提升至极高的境界。
   无名老僧指出的,不但是越高武功便越需以慈悲之心化解这个看法,更深的用意是在指
出,由参悟佛法而来的慈悲心是最可贵的,武功是下乘得多的东西,即使最上流的武功也
是。世人不了解,往往舍本逐未,但可惜的是,才智超卓之辈如萧远山、慕容博及鸠摩智,
也掉迸了这个陷阱,执迷不悟。
   无名老僧现身说法,目标就是为他们指点迷津。本来这套道理,由什么高僧隐者说出来
都可以,但由一个无人认识、供人差遣的老僧说出,效果又自不同。
   最明显的效果是意外及悬疑,使人格外留神,但这不过是表面。更值得留意的是无名僧
人对这些大道理的轻描淡写。智慧不是供在殿堂、为高人一等的人所宣扬的,而是在日常生
活中实践的事,高深佛法,于这位无名老僧,就如呼吸一样。
   地位高低是不重要的。事实上,能够看破,地位高或是武功高强也不妨事。无名僧人不
是单只说说,他就是身怀绝技而又不当它值得什么的人。他的目标在渡萧远山、慕容博二
人,他毫不在意地让萧峰一掌把他打得胸骨折断,口喷鲜血。慷慨的舍己为人值得钦佩,毫
不在意的舍己为人,就不是舍己为人那么简单,因为这种态度已是无人无我,对自身自然更
不重视,这种慈悲心,又不与一般仁善之心同类了。
   无名老僧的哲理意味浓重,但金庸不是透过他来说教,金庸一向坚持,武林小说是要来
娱乐读者的,不是要来宣扬道理的。
   对我来说,无名老僧启人深思,大大增加故事的趣味。这段情节,是我最爱看而又重看
得最多的情节之一,到今看过没有一百也有几十次了,但每次看,都是因为觉得有趣,从来
不是因为想学什么高深道理。
   最深奥的道理,也要用最浅易最有趣味的方法说出来。这正是金庸的特色。
林中一侠勇闯江湖!

TOP

段延庆可不是陪衬人物,小说中金庸用了很多篇幅描写这个恶人。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早期的115和360盘停止分享了!不要买哦!

360盘及老115网盘资源都关闭了分享了!目前只有新115盘及百度云盘还可以继续分享,大家注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