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2# BILLY1346


    王杰咯,四大天王我就中意张学友多D,因为剧系属于实力派,其次就系华仔,果两个感觉上系音乐上无几大发挥。

TOP

回复 11# 天使89


    講真,除了側田,四大天王之外,跟本依家仲有歌聲嗎?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回复 11# 天使89


    側田有一手歌幾好--""三十日""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回复 10# BILLY1346


    侧田好似音乐风格唔系好岩哦。

TOP

回复 9# 天使89


    我有同感黃霑死咗....側田跟得上人選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黄沾大叔写既音乐真系好经典,基本首首都好好听。

TOP

那你遇到過行賄改變結果的事嗎?

黃霑:我發過誓不再當評委,其實我第一次遇到評選不公正是在廣州。那是1984年,好像是深圳台邀請我當一個歌唱比賽的評委,在花園酒店舉行的。一個叫劉欣如的女孩唱了首《生活是一首無言的歌》,唱得非常好,我給了她最高分,但最後是一個我很不看好的人得了冠軍。那是我第一次回內地,不好對結果說什麼,後來跟其他6個評委私下核對,發現沒有一個人選這個冠軍,都給了劉欣如最高分。當時我們都覺得被出賣了。

難道那時評委給的分數都不公開?

黃霑:公開啊。你沒有留意到打分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這很不合理,有人算過,用這個辦法能起到更改結果的作用。

也就是說很難根除樂壇的腐敗?

黃霑:香港可以說是滅不了音樂界的行賄受賄的。無線本來聽說是該2年換一次人的,現在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換,或者就是改了規矩,你的任期一被限制了,什麼都會麻煩一點,也可能會乾淨一點。

寧要小餅,不要大餅

今年6月,翁健偉給滾石公司寫了一封信,指出滾石公司不少問題,你認識翁健偉嗎?

黃霑:不認識,我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情。陶?是不是臺灣的?不是向內地輸出了嗎?孫燕姿完全是靠臺灣起來的,周杰倫也是如此,10年已經是兩代了,所以不是臺灣沒有人,臺灣很多人都在內地賣,我覺得很好。一家公司牽涉的問題很多,一個公司好不好是高層管理的原因,如果說高層失去了當年創業的眼光和奮鬥,一個創作的風格和類型過了一個時期,聽眾會厭倦的。張學友現在唱歌不好嗎?他現在是唱得最好的時期,但觀眾聽他聽得太久了,厭了,反而買一些不比他好的人來聽,這個是聽眾永遠的問題,大餅不要寧願要小餅。

那你怎麼評價羅大佑?他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但依舊在內地四處開演唱會。

黃霑:沒有新唱片出來他就完了。他到處開演唱會也很好啊,只要有聽眾。但創作人還是要有作品的,沒有作品還是很失望。羅大佑在臺上不好看,他跳舞也不好看,他必須要有作品。聽他演唱會的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

應該說還是當年羅大佑時代的聽眾。

黃霑:聽羅大佑的如果是老年人那就做不長久。蔡琴還是唱老歌,不過我不知道老歌能賣多少?Beyond還是唱老歌,家駒都死了10年了,10年以後還是把他的舊作品拿出來啊?吃老本怎麼能吃得下去?從前你可以在內地吃老本過日子,但現在不行了。現在還唱《洪湖水,浪打浪》?這個國家就是沒有音樂了嘛。再好的歌也會老!

翁健偉提到新人很難上位,張宇一直給李宗盛抄樂譜,劉若英是給陳升當小助理,新人是不是真的很難上位?

黃霑:有才華是壓不住的,世界上是沒有懷才不遇的。以前羅大佑出來,李宗盛出來你就知道他會紅,以後怎麼樣我不知道,看不出來誰可以紅。現在北京出唱片是為了有唱片能登臺,能登臺就有不少收入,但就是唱片不好。我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中國沒有唱片?上海是中國流行音樂的發祥地,為什麼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沒有唱歌的也沒有寫歌的,但要說是真空也不完全對,晚會都有人唱歌,但就是流行的歌沒有。聽說北京音樂劇流行,李海鷹寫了幾個音樂劇好像都很流行。內地劇團多,應該音樂劇是可以流行起來的,觀眾還是有在劇場看戲的習慣,如果中國音樂劇能搞上去,是推進音樂的另外一條路。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其實人間盡耳聾--黃霑 " Full-time Traveller 全職漫遊
中午的香港灣仔福臨門酒樓人聲鼎沸,但聲音最大的肯定是黃霑。本來我們要談華語流行音樂的問題,黃霑卻讓夥計買了本《東週刊》給我看他的專欄,裏面是他在寫金庸。

黃霑很喜歡談金庸,說他很獨裁,一點也不民主。以前金庸在無線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都是他賣的。兩個才子究竟是怎樣鬧翻的?“我跟他鬧翻就是1997年香港選特首的時候,他捧董建華,我捧另外一個人。金庸在報紙上寫文章指責我捧的那個人,我是收了人家錢的,你何必這樣做呢?”黃霑一直在批評金庸的社會經驗:“你看給金庸賣給央視的《笑傲江湖》才1元錢。要是拿給我賣,帳面上還是1元錢,聲譽還是很好,下面還可以幫他收很多錢。”

沒想到黃霑會這麼“為老不尊”,實際上這與黃一直急呼的“要死”的華語流行音樂一樣,唱片也好、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大家想拿來賺錢,卻不知道該怎麼變成錢。

周杰倫的加州牛肉面

你說半個月華語音樂是什麼都變不了的,這句話是對華語音樂的一種看法嗎?

黃霑:香港粵語流行曲死了。你必須知道一件事情,流行音樂是一個商品,1996年是19
億,現在是3億,有些歌星的唱片出來賣幾百張,19億的生意變成3億就是死。

但衰退不僅發生在香港,全球都有。

黃霑:所以音樂面臨非常大的變化,聽音樂、買唱片的方式都要改了。香港流行音樂面臨的死亡期很長。可能在死亡之前有個生機,就是香港跟廣東音樂人在一起,香港跟廣州加起來有8000萬的市場,這個市場很大,如果不把這個市場抓住,香港音樂就肯定死掉了。
粵語音樂是方言音樂,主力是在懂得粵語的地方。而華語則不僅僅是粵語那麼簡單。要三地的年輕人全部找到共通點,才會買同一張唱片,但這個很難。

三地都買一張唱片真有必要嗎?

黃霑:不是必要的,但如果不是這樣你就很難做得很大。

李宗盛最近說,香港唱片公司過於急功近利,而歌詞也是粗製濫造。你覺得呢?

黃霑:有部分道理。創作人青黃不接是一個原因,整個樂壇都青黃不接,比如說現在周杰倫很賣座,行家說是150萬張。但我覺得很奇怪,周杰倫玩的HIP-HOP和R&B都是外國的文化,我們怎麼學,都沒有紐約街頭的感受,沒有美國HIP-HOP的環境,我們學就跟中央電視臺常常播的洋人唱京劇一樣,無論他們怎麼好都不會像中國人唱得那麼好。

就是因為他們是外國人?

黃霑:其實我們真的要華語音樂有自己的個性,就要找出中國人都能共鳴的音樂。為什麼我們現在都聽HIP-HOP?因為現在中國人也很洋化嘛。但到了深層次的洋化,真正懂一點的就覺得這個外衣衣不稱身。我覺得怎麼寫都不可能寫過外國人,那怎麼不聽外國的HIP-HOP?崔健的搖滾不也加了嗩?進去,搖滾哪里容得下嗩??這個嗩?就是中國特色。

只要加進民族的因素就是有中國特色?

黃霑:不是,這是其中的一個方法,我做了這麼久都不知道什麼是中國味道,這個很難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陶吉吉也在做HIP-HOP,但只有周杰倫敢犧牲中國漢字的發音,讓吐字成全節奏,這是不是HIP-HOP的中國味道?

黃霑:但我還是很反對。我們應該找中國的東西。什麼是中國味道?李宗盛有李宗盛的中國味道,羅大佑有羅大佑的中國味道,我有我的中國味道,不一樣。只有每個人找才有希望,流行音樂必須有自己的個性。

你覺得周杰倫HIP-HOP是一時之風,不可能長久下去?

黃霑:我覺得不可能長久。大家現在是不懂,覺得很新鮮,就跟崔健開始搞RAP一樣。崔健搞RAP就是一首歌《一無所有》,這是所有內地青年人的心聲。“一無所有”不可能是香港的概念,因為香港的青年沒有“一無所有”,內地作家必須抓住中國青年的心,把它表現在歌裏面,這個歌才能夠賣,我不相信周杰倫有這個本事。

方文山給周杰倫的歌詞里加進了不少文化典故,這是否一種新趨勢?

黃霑:當然是了,不然為什麼他的唱片賣得那麼好。我喜歡一個小胖子,臧天朔的《朋友》,你發達的時候不要來找我,你失業的時候需要我幫助再來找我,寫出了中國人的義氣,很打動我。周杰倫喜歡HIP-HOP很好,因為我們現在很洋化了,連牛肉面都要吃美國加州的牛肉面,其實我們應該吃地道的中國的牛肉面。洋化是一個過渡。

如果讓你給周杰倫寫詞,會怎麼寫?

黃霑:沒想過,不知道。流行畢竟是年輕人的,你說戀愛,我的初戀離開我都50多年了,不記得了,我老了。

李白也沒林夕寫得多

但你一直是很不服老的,你現在還在讀大學?

黃霑:我在香港大學讀流行音樂的博士,5月份拿到學位,寫了15萬字論文,就是討論流行音樂和社會的關係。我發現歌詞的走勢其實反映了社會的心態。這段時間失戀的歌很多,你只看見歌詞裏都是“我多痛苦”、“我多難受”,卻沒看見他難受在哪個地方。其實這是人們為外遇找藉口,說我還是對愛情堅貞的,對愛情是渴望的,但就是分開沒到1個月就有新人了。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時期的流行音樂肯定反映一個時期的社會情況。

周杰倫的流行反映什麼樣的社會?

黃霑:老實說我不知道,我不明白現在祖國青年需要什麼。從前我抓得住香港青年的心態,我那時候40歲,現在我不懂啊,我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可周杰倫不僅在普通話地區火,在香港也很火啊。

黃霑:但像以前譚詠麟的瘋狂沒有了、張學友的瘋狂沒有了、梅豔芳的瘋狂沒有了。沒有大眾的支持,還是比較小眾的火。現在25歲以上的人不聽流行音樂了,而我們那個時候都是通殺,什麼年紀的人都聽我們的音樂。

你是說流行音樂必須是大家都在聽?

黃霑:不是,流行音樂本來是年輕人聽的,但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真的是什麼年紀的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凡夫走卒,都在聽我們的音樂,那時流行音樂真成了香港的代表,我覺得這在香港是不可能再達到了。

你覺得那個時候就是頂峰了?

黃霑:是頂峰,現在已經下來了。那時每家吃飯的時候都開著電視,用電視下飯,可以說每個香港家庭都在聽那些聲音,這種現像是不能再回頭的。當年我在上海看見幾個不會粵語的年輕人在唱《莫妮卡》,他們不懂粵語,但是電影和音樂是他們看外面最方便最便宜的視窗,以前是通過香港才能夠看到,現在不用,他們都可以出去了,可以邁過香港了。這也是香港音樂沒有影響力的一個原因。

你說香港流行音樂“下來了”,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呢?

黃霑:生存不下去,頂峰時沒想到好好培養創作人才,所以現在青黃不接得很厲害。林夕一年寫五六百首歌,李白也寫不了那麼多,我不信林夕的才華比李白高。就算比李白高,一年這麼多歌肯定有粗糙的。我不能批林夕,一批林夕別人就會覺得你是酸葡萄。李宗盛批評別人,他自己最近有什麼好歌出來?李宗盛老了,我們都老了,林夕也快老了。年輕歌曲要年輕人,年輕創作人接不上來。雷頌德30多歲,紅也紅了10年了,後面還有什麼人?顧嘉輝後面有個李宗盛,李宗盛的後面有誰?90年代的市場是周華健的,但現在他也老了,像我們這些到了60歲還在寫歌的人,毛都白了還有誰聽我們的?

青黃不接是唱片公司造成的?

黃霑:是整個大氣候造成的。唱片公司沒好好培養,也可能是香港音樂界氣數盡了。樂迷年紀越來越小,8歲、10歲已經開始去買唱片,十幾歲就去追星,他們懂什麼,小學都沒念完,有什麼眼光去看歌詞好不好?別人說黎明好就黎明好,別人說郭富城好就郭富城好了,郭富城唱成什麼樣他不知道,只知道他長得好,舞跳得好。但他們才是每張唱片都買的顧客,唱片公司發現了這個,就投“老闆”所好。“老闆”是沒有眼光沒有耳朵的,所以就拼命包裝,找幾個漂亮的出來。現在香港音樂最大的問題是從一個本來聽覺的媒介轉換成了視覺的媒介,看歌而不是用耳朵去聽歌。

在韓國,視覺系也是作為一個音樂派別存在的。

黃霑:眼睛看的東西要比耳朵聽得快,也淺很多,電腦下載的歌肯定沒HIFI的好,但他們聽下載就夠了——標準忽然間後退了。唱片公司知道了就拼命包裝,買唱片送洗頭水是什麼意思?唱片包裝得像中秋節的月餅?現在經濟又不好,老人更不買唱片了,唱片公司就更拼命包裝小孩喜歡的東西。唱片賣不動就拼命接廣告、電影、剪綵,唱片公司變成經紀人公司,音樂變成他們不到十分之一的工作,他們也要生存啊!李宗盛說香港唱片公司急功近利,哪個唱片公司不急功近利?老歌都出來了,沒有成本啊,包裝就行了嘛,周璿啊、李香蘭啊,每個人都推出來了,沒有老歌的怎麼辦?像英皇就只能拼命包裝幾個漂亮的妞。

去掉那個最高分

你喜歡TWINS嗎?

黃霑:當然不喜歡。她們不討厭,也很逗,但我們要聽歌。她們自己都承認唱不好,唱不好就不該出唱片,我這個老牌音樂人就這麼老土。唱不好,以前哪里有機會出唱片?有些歌星,連呼吸都不懂,一唱就哮喘,要斷氣的樣子,這種“口喘歌王”都能出唱片?不會唱就去當明星當模特嘛,為什麼非要唱歌?

現在香港還有人能唱你的歌嗎?

黃霑:有啊,莫文蔚很好啊,但她也老了。現在年輕人誰要我寫歌我都寫,但他們都不找我,他們覺得我的詞都不適合現代了,有代溝了。小孩子不懂嘛。你問一個10歲的小孩子什麼是“滄海一聲笑”?“滄海一聲屁”他懂!他不懂你不能要求,他年紀小嘛。

那你沒想到給25歲以上的人寫?

黃霑:所以我還在寫啊。1980年代開始,我就覺得有些粵語歌詞不通了,一度很生氣。後來我覺得這是在向不好的東西投降,我技術明明比你好為什麼要向你投降?所以就讓人刻了一個印———“不信人間盡耳聾”。我現在有得寫就寫下去,拼了命寫,寫到沒人聽,寫到沒人要,寫到死。林夕、黃偉文那樣的詞我也會寫,但就是不肯向現實低頭。
有時候聽聽MTV台,看見美女跳舞,每個人都在HIP-HOP,爛死了。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好的旋律,現在年輕人拿音樂來就是跳舞,那是音響不是音樂,誰還來聽旋律?還有電腦下載的問題,為什麼音樂界一開始不去想辦法利用互聯網?因為發行在黑社會手裏,他們怕在網上弄出什麼新花樣。唱片界黑社會勢力很大,當然現在他們都不用槍了。

香港音樂的衰落也是黑勢力造成的?

黃霑:香港有,但比較少。這個很難講,黑不黑,怎麼說他是黑?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太大就不好說了。

楊受成的行賄案現在還沒有一個結果,他會有事嗎?

黃霑:楊受成怎麼可能有事,誰行賄那麼笨會讓你抓到證據?在香港賭錢是合法的,只要把別人請到我的賭船上來,你怎麼能說別人不是真的贏了我的錢?大家都是老江湖,怎麼可能讓人抓到把柄?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
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黃霑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和對社會的貢獻
oh, 黃霑簡直是我偶像! 我愚見是他在以下幾方面對文化貢獻甚廣:

1. 中文流行曲:
(a) 他把貼近民心的題材入詞, 使廣東話流行曲得以在粵曲將式微之時得到生命力, 使廣東話這個地方語言更有凝聚力; 這點對於戰後由多外省人組成的香港社會特別重要;
(b) 他的歌詞文白並用, 甚至不拘一格用口語填詞, 一方面開創了新的風格, 另一方面讓優雅的傳統文學用語保持生命力;
(c) 他的博士論文是香港 (甚至可能是世上) 首個以粵語流行曲和香港社會變化為研究題目的研究, 對流行曲行業和香港次文化的觀察細膩深入, 貢獻鉅大.

2. 性觀念
他的性觀念較前衛, 是少數主張把不必性扣上道德帽子的華人, 對香港的性解放有一定推動作用.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黃霑的論文
縱橫香港樂壇數十載的黃霑,離逝前曾在博士論文中,留下「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的預言,並羅列出樂壇「七大死因」。粵語流行曲,會否變成文化博物館的長期展品?還是有機會再創輝煌?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霑前顧後流行樂】本周日(四月二十三日)推出,從黃霑的博士論文出發,訪問多位七十年代至新世紀幕前幕後的音樂人,探索香港流行樂壇數十年來的發展與興衰。



與黃霑相交多年的節目監製倪秉郎稱:「【霑前顧後流行樂】以霑叔花了六年時間完成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作藍本,細看香港流行樂壇的起跌。霑叔的其中一位導師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吳俊雄博士、遺孀雲妮,以及節目主持兼資深音樂文化人黃志淙給予不少意見,為我們提供了詮釋論文的方向,解構粵語流行曲發跡與敗壞的因由。霑叔洋洋灑灑的論文裏,處處明示多年來熱鬧的香港樂壇,埋下了潛在爆發危險的地雷,流行樂壇有待急救。」



【霑前顧後流行樂】共兩集,第一集「一代‧一聲音」闡釋七、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初粵語流行曲的光輝歲月。這年代,廣東歌的熱潮勢不可擋,力壓一度興盛的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節目由黃霑女兒黃宇詩朗讀父親論文展開,帶領觀眾穿梭粵語流行曲發展的重要時刻:「啼笑姻緣」成廣東歌堀起的轉捩點;許冠傑式廣東歌反映民生百態,句句到肉;「狂潮」、「家變」、「小李飛刀」、「射雕英雄傳」等電視劇主題曲被唱至街知巷聞;各大電台紛紛舉辦頒獎禮推動粵語流行曲;八十年代紅館音樂會場場爆滿;太極、Beyond、達明一派、Raidas的冒起為樂隊文化殺出一條出路……在在表現當時粵語歌曲的風頭一時無兩。



第二集「CANTOPOP‧後九七急救」,剖析黃霑對樂壇的預言,其羅列的七大死因包括翻版猖獗、人口老化、卡拉OK及音樂民主化、互聯網、樂壇不務正業、並指九七後香港影响力下降、廣東話勢必邊緣化等。樂壇新知舊雨齊齊現身,張耀榮、馮添枝、李進、伍樂城、容祖兒、何韻詩、Kelly Jackie、馮禮慈等,道出造成樂壇困境的各種原因,提出各自的見解。另外,有樂評人與一眾老中青樂迷及唱片舖東主,表達了他們鍾情廣東歌,期望另一個高潮出現。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港台紀錄片【霑前顧後流行樂】
從黃霑論文剖析香港樂壇興衰
縱橫香港樂壇數十載的黃霑,離逝前曾在博士論文中,留下「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的預言,並羅列出樂壇「七大死因」。粵語流行曲,會否變成文化博物館的長期展品?還是有機會再創輝煌?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霑前顧後流行樂】本周日(四月二十三日)推出,從黃霑的博士論文出發,訪問多位七十年代至新世紀幕前幕後的音樂人,探索香港流行樂壇數十年來的發展與興衰。

與黃霑相交多年的節目監製倪秉郎稱:「【霑前顧後流行樂】以霑叔花了六年時間完成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作藍本,細看香港流行樂壇的起跌。霑叔的其中一位導師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吳俊雄博士、遺孀雲妮,以及節目主持兼資深音樂文化人黃志淙給予不少意見,為我們提供了詮釋論文的方向,解構粵語流行曲發跡與敗壞的因由。霑叔洋洋灑灑的論文裏,處處明示多年來熱鬧的香港樂壇,埋下了潛在爆發危險的地雷,流行樂壇有待急救。」

【霑前顧後流行樂】共兩集,第一集「一代‧一聲音」闡釋七、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初粵語流行曲的光輝歲月。這年代,廣東歌的熱潮勢不可擋,力壓一度興盛的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節目由黃霑女兒黃宇詩朗讀父親論文展開,帶領觀眾穿梭粵語流行曲發展的重要時刻:「啼笑姻緣」成廣東歌堀起的轉捩點;許冠傑式廣東歌反映民生百態,句句到肉;「狂潮」、「家變」、「小李飛刀」、「射雕英雄傳」等電視劇主題曲被唱至街知巷聞;各大電台紛紛舉辦頒獎禮推動粵語流行曲;八十年代紅館音樂會場場爆滿;太極、Beyond、達明一派、Raidas的冒起為樂隊文化殺出一條出路……在在表現當時粵語歌曲的風頭一時無兩。

第二集「CANTOPOP‧後九七急救」,剖析黃霑對樂壇的預言,其羅列的七大死因包括翻版猖獗、人口老化、卡拉OK及音樂民主化、互聯網、樂壇不務正業、並指九七後香港影力下降、廣東話勢必邊緣化等。樂壇新知舊雨齊齊現身,張耀榮、馮添枝、李進、伍樂城、容祖兒、何韻詩、Kelly Jackie、馮禮慈等,道出造成樂壇困境的各種原因,提出各自的見解。另外,有樂評人與一眾老中青樂迷及唱片舖東主,表達了他們鍾情廣東歌,期望另一個高潮出現。

【霑前顧後流行樂】四月二十三日起,一連兩個星期六晚上七時,在無翡翠台播出。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滄海一聲話黃霑
(滄海一聲笑〉(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是近年「流行詞壇教父」黃霑最為人傳誦一時的後期代表作品,當中「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沈隨浪只記今朝?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膩了一襟晚照?」傳神地將(武俠)江湖兒女真情真性,英雄豪氣的特徵表露無遺,與此同時突顯以及吻合填詞人本身豪邁直率的性格態度和填詞風格,而在這方面可說是他表現得最好和最得心應手的;這種個人的特色亦可從他的其他作品中可見一斑,如〈萬水千山縱橫〉、〈射鵰英雄傳〉和〈誓要入刀山〉等。另外,黃霑在七、八十年代也寫過很多以家庭情愛為題材的出色作品,他尤其擅於以獨白、自述、反問等不同語言手法去發揮不同的感覺,如早期代表作品〈家變〉中「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迎接那變幻,今生與你,擁抱著永恆」就乾淨俐落點出了人生變幻的無常和無奈,其他例子有〈狂潮〉、〈輪流轉〉、〈天虹〉和〈問我〉等,都坦然而細膩述說喜怒哀樂,因緣聚散,恩怨情仇,詞中不時帶出一點簡要精劈的人生體會和哲理。在黃霑多年的填詞生涯中,也曾嘗試過不同類型的題材,當中可大概為通俗商業和另類俏皮兩類,就像談家國情懷的〈獅子山下〉、〈中國夢〉、〈同途萬里行〉、政治諷喻式的〈又到聖誕〉、〈跳啦老豆〉、舞台劇的〈白蛇傳〉和另類風格的〈點解娶老婆〉等。素有才子之稱的黃霑才思敏銳,文采風流已是眾人皆知,不過,作為一個填詞人,他還未真正跳出自己所設置的框框,創作經常變得公式和僵化,包括個性表現、風格變化、技巧運用等各方面都有重複的跡象,這種也許造成他在創作上的一個小小瑕疵。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有人說跟黃霑談天好像在讀一本百科全書, 然而這本活的百科全書似未滿足於只回答一百萬個為什麼, 他覺得自己好像一塊海綿, 掉進學海內, 不住的吸呀,吸......

演唱會﹑舞台劇徐徐落幕,六十一歲的黃霑也順時暫別舞榭歌台,重返校園修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社會學系博士課程,研究普及文化。

人家說今天的黃霑已修心養性,學乖了。  

超齡

現在黃霑不時與年輕的大學生一起上課。儘管別人對他注目,但不在水銀燈下,他不覺得自己是焦點。年齡未令黃霑與年輕的大學生產生隔膜,他常被邀在課後喝茶抽煙,他笑說,「人家貪我這個人『夠過癮』。」 「以我這把年紀,書一定比其他學生讀得多,又能觸類旁通將理論化在生活之中。」他認為這是學習上他比年輕人優勝之處。

好問

從小,黃霑就珍惜每個學習機會。祖父早歿,祖母失明,父親自小就要挑起養家的重擔,苦無讀書機會,而且更要為三個太太﹑八名子女奔馳勞碌。雖父子相差五十五年,父親堅毅的性格仍然激發黃霑發奮念書的細胞。但真正令他對文學產生興趣的,是小五時的中文老師黃幹。

這位終日西裝筆挺,駕駛平治房車上學的老師在黃霑眼裡,並非那些不用靠教書餬口的紈子弟,他對中國文學的熱愛,深深影響黃霑。

「他朗誦李清照﹑李後主的詩那份投入,令我感動。」說時,黃霑仍陶醉在那一個時空裏。

遇有不明,他不會錯過每個舉手發問的機會。他自言是個勤力﹑求知欲強的學生,但好問的性格在年輕時卻曾招人不滿。

為令自己早起而有更多時間讀書,黃霑答應電台主持早晨節目。 (相片由新城電台提供)  

「小時候,曾有一位國文老師在課堂上講及有關音樂的問題,我質疑他出錯,他無言以對,但背後卻罵我落他面子。」被指鋒芒畢露﹑離經叛道,黃霑至今仍深深不忿﹕「總沒有人能知道宇宙裏所有的事,怎能說我令他尷尬。」

現在,他隨劉靖之和梁啟平博士研究普及文化,閒來會聽聽吳俊雄教授講大眾傳播。他欣賞這三位教授胸襟廣闊,願意接納不同的聲音。有時他甚至會為教授擦黑板,他認為教授要寫滿整個黑板經已很辛苦了,擦黑板是學生應該做的事。

「現在的大學生不會這樣做,他們說,我令他們尷尬﹗」黃霑搖搖頭。「他們只喜歡寬鬆的教授,又抨擊教授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學生哪有資格評估老師的工作﹖」

雖然享受大學生活,但獨不愛導修課,他認為那是無聊頂透。 「導修課不過是讓一班同學坐下來一起辯論,誰口才好便勝。我不相信『真理愈辯愈明』,反而靠自己不斷反覆論證,真理才會慢慢浮現。」

幸福

離校多年,黃霑用「回家」來形容回香港大學上課的感覺。

一九六三年,黃霑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之後再修讀粵劇史及粵劇音樂,一九八三年取得港大哲學碩士學位。

「我必是港大第一個由太太載回校上課的大學生﹗」黃霑自豪地說,幸福的笑容由心而生。

住處鄰近港大,步行僅五分鐘,但太太每天管接管送,成了他的保母司機。專注研究工作令他有時忽略太太,但她沒怨言,還鼓勵他多讀書,學懂了,再教她。

太太原是念藝術的,擅長畫油畫寫書法。嫁了他後,卻專心照顧家庭,已很久沒提起畫筆。

「其實我希望她跟我移居到外國,過著拍拖上課的悠閒日子。但她享受做全職太太。」

戒煙

太太跟他走的,豈止由家至港大那短短五分鐘的路程。

「我知道她很愛我。」太太對他的愛,令他下定決心做一件事。

「為了愛,我決定戒煙。」這已是黃霑第七次戒煙,過去最高紀錄是兩個月不抽煙。但這次,他有前所未有的信心。

「從前戒煙只為愚蠢的理由﹕怕死﹑怕心臟病復發……這一次,我真的怕,怕自己的健康問題令太太擔心。為愛而做的事,我相信會成功。」黃霑深情地說。

十九歲開始煙不離手,自言享受吸煙的他,頓時要戒煙。 「

我本沒打算跟太太說要戒煙,但到了第二天,還是跟她說了,因為我需要她的鼓勵。」 戒煙,黃霑不要口香糖,要唸心經。

佛教

十九歲,黃霑捧著聖經,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現在,他卻捧著心經,研究佛教。

小學至中學就讀喇沙,每天接觸神父﹑聖經。當了四十多年的教徒,他對天主教教義毫無懷疑,還不時為教區工作,作曲作詞,並希望能為天主經和聖母經譜上音符。但對教會的某些規條,他就認為「不近人情」﹑「保守」。

「比如女教徒不能吃避孕丸,即使要避孕,也只能用自然的方法(即計算安全期),這很沒道理呢﹗」黃霑說得有點激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領略到佛教的奧妙。

朋友孫淡寧送他一幅金石名家易越石的石刻心經字畫,每句心經均用不同的書體寫成。黃霑把它掛在辦公室,但怎看也不明其意,令他有點心癢。

「我是念中文的嘛﹗若有人問畫中文字的意思而我卻不懂,這真汗顏﹗」自此他開始鑽研心經。

「那時我剛與華娃離婚,好痛苦,覺得祈禱都沒幫助。但唸心經,反令我心境平和。」

多年來,他想過做神父,也嚮往出家人的閒適,但紅塵誘惑太多,他始終未達「布袋和尚」的境界,放下一切。

活了六十載,他學懂捨棄繁華,反璞歸真。

「九零年,我在生命中摔了一跤﹕生意失敗﹑與林燕妮分開﹑因生意失敗而欠債……我想過自殺,但站在欄杆前,我捨不得媽媽。」

今天,黃霑反要感謝上天給他的試煉,讓他找到一個愛自己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

問他﹕「自覺似周伯通嗎﹖」

他搖搖頭﹕「我比他頑皮﹗」續說﹕「至少我比他多女人﹗」接著一連串招牌笑聲。■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早期的115和360盘停止分享了!不要买哦!

360盘及老115网盘资源都关闭了分享了!目前只有新115盘及百度云盘还可以继续分享,大家注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