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载] 金庸小说中的武学境界

我们都知道,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代表的现代武侠小说,对武功的描写有一个类似的体系,都是讲究内家功与外家功的修炼,凡是武学高手两者必须兼顾,内功用来发动外功的,就像你没有足够的内力就算你懂得降龙掌的招式却发挥不出威力。而金庸除了对这些的描写还增加了一种概念既—武学境界,他在《神雕侠侣》中借对独孤求败及四把剑不足百字的描写给了一个明确的阐述。

         独孤求败曾在石壁上写到: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下面引神雕二十六回原文: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会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会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会起,这次有了防备,会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那一门那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
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从这短短的文字描写中,我们就可以领略独孤求大侠的绝代风姿,一个人要做到“不败”尚且不易,更何况是“求败”?那就是另一层境界了由此可见独孤前辈一生武学分为五个境界:一,利剑级,二十岁前,无名利剑;二,软剑级,三十岁前,紫薇软剑:三,重剑级,四十岁前,玄铁重剑;四,木剑级,大致五十岁前,木剑;五,无剑级,大致五十岁后,无剑。

     关于这五种境界的理解,有很多种说法,本人也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利剑级。众所周知,《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令狐冲丈以横行天下的独孤九剑为独孤求败所创,但倒地是独孤求败哪个时期所创呢?我也觉得是独孤大侠二十岁之前所创,因为独孤九剑毫无疑问是用利剑发动的,软剑、中坚、木剑和独孤九剑的理念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推想,独孤九剑少年时期遍览天下武学,想出破解之道,化有招为无招,创出独孤九剑横扫河朔群雄,也就是说他二十岁是就已达到令狐冲一生大成时的境界,不然何称“剑魔”?何称“求败”?利剑就是以凌厉的招式取胜,代表着少年人不可一世的锐气。大多数人刚接触武学时都是从利剑级起步,而到了金庸明清那些小说中就很难有人跨越利剑级了,利剑级初级武学就是那些华山剑法、胡家刀苗家剑等,其大成武学代表就是无招胜又招的独孤九剑,再难有进境。
     二,软剑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东方不败就是因为其奇快诡异的绣花针天下无敌。想必独孤大侠悟出了这层道理,弃利剑改持紫薇软剑,利剑虽快但不易控制,终导致“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推想独孤大侠误伤义士后终于明白了一味求快可能会误入歧途,走入魔道,所以把他抛弃了。这一层武学境界代表的就是以快以诡异取胜的武功,如田伯光的快刀,其大成代表武学就是《葵花宝典》。使这些武功的人在江湖上往往没有什么好名声。

     三,重剑级。“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独孤求败弃软剑改持重剑,想必是悟出了“大巧若拙”道家的道理,这一层境界代表的就是以力取胜,但被求败称为“大巧”的剑术,必是浑然天成,不拘形式,在无奇中显神奇。这点郭靖,杨过都是远远达不到的,这也是一种“无招”的体现,可见独孤大侠的的每一个境界都是以“无招”起步,我理解无招的意思是,不拘泥于武学固定招式,在临敌时可以随意发挥作出最正确的动作,从而无往不利。能达到这种境界的金庸书中我们能想到的就是萧峰,所以重剑级大成者就是萧峰,只此一人。其代表武学就是以力取胜的降龙十八掌,大金刚掌,黯然销魂掌等。个人观点重剑级和软剑级是一个对立的武学境界,一个求快一个求力,一个求奇一个求无奇,可谓代表正邪的两极。二者难教高下,但都在利剑级之上木剑级之下。

     四,木剑级。我们知道张三丰的武学境界很高,他的武学理念就是以柔克刚,当然这也是代表木剑级的思想,但我认为这仅仅是木剑级的入门思想。独孤求败的木剑原文描写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剑只是兵器的一种,肯定会有局限,“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不止不拘泥于一种兵刃,连“兵刃”这个凭藉都不需要了。在大自然里随手取来一物,便可以之展露毕生修为。这一层境界很明显要高于重剑级和软剑级,蕴含着道家的“举轻若重,以柔克刚”的道理,其大成就是返璞归真,世间万物皆可为己用,所以我说郭靖只是木剑级入门,张三丰木剑级小成,而达到木剑级大成的只有那个一根竹枝破尽三千越甲的阿青。

     五,无剑级。关于无剑级我的观点就是化有形为无形,也可以说是化有剑为无剑。无招是独孤前辈的基础,无形就是独孤求败的大成,木剑级草木竹石皆有形,弃而不用就是无形,举手间便可伤人,你可以理解为无形剑气,无形掌风,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参破这层道理的人很多,像扫地、觉远以及鹿鼎里那位可爱的澄观大师等,他们不一定有很高的武功,以自己的慈悲之心渡天下人,难道这不就是所谓的“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吗?就像梵高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但他却“不会”画画,他是在表达他的精神。如果非一种无剑级的武学,那便是六脉神剑,但我们都知道六脉神剑虽无形剑气伤人,但“少阳,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六路剑法都是有固定招式的,谈不上无招,所以这和独孤的无剑就有很大差距。就算段誉勉强可以称拥有无剑级的武功但其境界不过利剑级,不足道哉。

     这五个境界虽然描写的是剑,但却可以用于所有习武之人,而且不时你武功高境界就高,境界高武功亦不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每个境界没有严格的界限且不冲突(重剑与软剑除外),有的人甚至可以兼跨好几个境界,像郭靖就是重剑与利剑的结合,而袁承志的金蛇剑法介于利剑与软剑之间,混元功又类似木剑。
他乡遇知音

大家好!

TOP

我狂故我在,
我帅人人爱

TOP

我狂故我在,
我帅人人爱

TOP

TOP

武侠天地,任君翱游

TOP

耐不住寂寞,怎能懂我?

TOP

TOP

我只不过忽然想通了!

TOP

TOP

TOP

TOP

楼主不容易啊,从武侠小说延伸到武学境界,看的非常仔细,值得我们学习
TVB剧集爱好者

TOP

祝大家幸福!

TOP

我为老歌狂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月坛的会员,非会员可以使用本二维码注册啦!

喜欢月坛的会员,非会员都可以使用本站最新的二维码,扫码注册访问月亮啦! 想要充值的也方便!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