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那些熱愛他們的女孩子們總是感歎:為什麼在危險的時候,他們想到了任何人,卻唯獨
不想到自己。他們唯恐自己給別人帶來傷害,唯恐自己的存在妨害別人,因而懷著贖罪的心
情,與別人交往……
    他們給予的時候,從沒有想到要收回來。他們最看重的是道義與友情。
    《歡樂英雄》中的郭大路說:“我只知道金子一定有用完的時候,人也一定有死的時
候。但友情和道義卻永遠都存在的。”
    《流星·蝴蝶·劍》中的孫玉伯,敢於承擔責任,堅持正義,樂於助人,也喜歡鮮花。
“他善良的時候可以在一個陌生的病孩子床邊說上三天三夜的故事;但他發怒時,也可以在
三天中將祁連山的八大寨都夷為平地。”血管裏流的是男兒的血,剛烈而又細膩。
    《情人箭》中的展夢白一諾千金,只要是自己承諾的事,哪怕刀山火海,也義無反顧地
前往。
    《名劍風流》中俞佩玉弄清了事情真相後,他並沒有去報仇,他感到的只是對人世不
幸,真假顛倒的悲憫。
    《風雲第一刀》中的葉開甚至暗中攔阻傅紅雪為自己殺仇人,因為他學會了寬容。
    《碧血洗銀槍》裏馬如龍與鐵震天在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下相遇,卻立即肝膽相照,各
自願為對方去死,寫得震人心魄。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因而,古龍筆下的男主角,總是落落寡合,懷著巨大的心靈傷痛,孤寂地生長,如同是
崖上的花朵,不勝優美,又不勝淒涼,他們的內心懷著那麼強烈的情感,那麼美好的嚮往與
愛。但世人總是拋他們以冷眼,總是以懷疑與猜忌乃至陷阱來扼殺他們。
    儘管不幸、苦難、歧視,然而,這些人物身上散發的卻是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他們面
對誣陷,不辯一詞,以巨大的毅力去忍耐去承擔;面對艱難,不屈不撓,以巨大的勇氣去征
服去戰勝;面對強敵,更是以視死如歸的姿態冷靜而沉著地應付。所以,他們的武功雖然不
是排名第一;卻常常能戰勝高居榜首者。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勇氣,是沖勁,當然還有智
慧。
    就如古龍曾說:“世上有很多人都像野獸一樣,有種奇異的本能,似乎總能嗅出危險的
氣息。雖然他們並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聽到什麼,但危險來的時候,他們總能在前一刹那
間奇跡般地避過。
    這種人若是做官,必定是一代名臣、若是打仗,必定是常勝將軍;若是投身江湖,就必
定是縱橫天下,不可一世的英雄。”
    正是這種觀察細微,見人所不能見的大智慧,加上生活的磨難造就的沉重感,使得古龍
的男主角風流而不輕桃,機智而不油滑,悲哀而不消沉。
    他們永遠昂揚著一種生的意志。
    因為她是歌著,所以她要唱,唱給別人聽。縱然她唱得總是那麼悲傷,總是會讓人流
淚,可是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悲傷的滋味又怎麼會瞭解歡樂的真諦?又怎會對生命珍惜?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都是這樣子的,只要是不死
就不能放棄。
    古龍描寫他的英雄時,喜用“一定“這樣的字眼。那種。“有所必為”與“有所不為”
的堅決神情躍然紙上,那種,“生有何歡?死有何懼”的坦蕩胸懷更是英氣逼人。
    這些人物常常會說:“我的命不值錢,而且早已不屬於我自己。”
    他們也永遠昂揚著生的大歡喜。
    《歡樂英雄》中說:“誰說英雄寂寞?我們的英雄是歡樂的。”
    古龍的英雄有意氣風發的一面,有充分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一面;他們珍惜活著的每
一天,珍惜相遇的每一種美,從一棵草到一位美女。他們縱酒狂歌,無拘無束,什麼名數禮
儀,什麼世俗規範,在他們眼裏不值一錢,也絲毫不能成為他們的精神枷鎖。他們要做一個
堂堂正正的人,能說能做,敢愛敢恨。
    不公的待遇,溫情的缺乏,極易使人產生厭世的情緒,尤其會產生憎恨的情緒、無端地
恨每一個人,仿佛是每一個人的歡樂葬送了自己的歡樂,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欠了自己的債;
然而,古龍的英雄不是這樣的。恰恰因為他們曾經遭受過風霜冷雨,所以,他們更加呵護關
心別人。也恰恰因為他們曾經無端被懷疑被猜忌,所以,他們更加寬容、同情別人的所作所
為。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蕭十一郎總愛哼一首歌:
    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飼狼?
    人心憐羊,狼心獨倫,天心難測,世情如霜。
    這首歌的意思是說,人們只知道可憐羊,同情羊,絕少會有人知道狼的痛苦寂寞;世人
只看到狼在吃羊時的殘忍/卻看不到它忍著孤獨和饑餓在冰雪中流浪的情形。羊餓了該吃
草,狼餓了呢?難道就該餓死嗎?
    這是強者的悲哀。蕭十一郎也總愛把自己比作一條狼,在荒涼的山野問徘徊,無家可
歸,守望著明天。
    他哼上面這首歌時,蒼涼悲壯之中又帶著幾分寂寞憂愁,“心情也總是不太好”。“他
總是會想起許多不該想的事,他想起自己的身世,會想起他這一生中的遭遇…。”
    他這一生永遠都是個“局外人”,永遠都是孤獨的,有時他覺得累得很,但卻從不敢休
息。因為人生就像是條鞭子,永遠不停地在後面鞭打他,要他往前面走,要他去找尋,但卻
又從不肯告訴他能找到什麼……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俞佩玉親眼看到父親的慘死和昆侖派掌門人的橫死,卻無法說明真相,結果為整個武林
所不齒,只好亡命天涯。
    蕭十一郎則完全蒙受不白之冤,他在傳說中是一個大魔頭,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
    馬如龍也是如此,一轉眼之間,謀財害命的罪責堆在身上。雖然親見兇手承認,卻又難
以證明,結果被整個武林討伐,幾次差一點死於非命。
    像小李飛刀,楚留香這樣的人,在世俗社會中,總是被描繪成“大盜”式的人物。
    甚至如小雷這樣的人物,也承受著被心愛的人所誤解的命運,明知一切,卻又不能言
明,悲苦藏在心中。
    這樣的情節設計,是否顯露出古龍自身對於人性的質疑,對於世道的失望?
    不管怎樣,他筆下的人物大抵有一種被遺棄的孤苦,不僅許多人物的身世乃孤兒出身,
而且chen ren 之後又感到與人群格格不入。他們從小缺乏父愛,母愛,甚至不知道父母是誰,年
幼的身體與心靈,獨自承擔歲月的風雨。沒有家庭,沒有溫暖,沒有同情,這是他們的共同
境遇。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男角
   不知從何而來,
    又不知向何所去,
    完完全全是浪跡天涯的浪子。

    古龍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男主角,例如楚留香、小李飛刀、江小魚、陸小風、蕭十
一郎、馬如龍、卜鷹、楊錚、李環、傅紅雪等等,其中最有影響的恐怕得數前面四位。
    古龍筆下的男主角,大抵是浪子形象,尤其是到後期,他們的身世、來歷幾乎全是謎,
不知從何而來,又不知向何所去,完完全全是浪跡天涯的浪子。
    他們的成長,並不如金庸作品中的男角那樣,是不斷遇到困難又不斷遇到高人指點,從
而成就一代大師的過程。
    他們的武功,仿佛沒有師傅,也沒有秘笈,生來就是如此。小李飛刀從頭至尾就是那麼
一招,“例不虛發”。蕭十一郎始終依仗的也只是那把“割鹿刀”,而且總能憑著驚人的智
慧,三招之內打敗強敵。
    這些男主角在遭遇上十分相似,幾乎成了古龍小說男主角成長的必然模式。小說的主要
情節一般都會圍繞男主角受冤屈展開,結局總是真相大白,經過曲折、艱苦的奮鬥,男主角
終於讓人明白他不是世人所認為的那種壞人。
    如果說,金庸作品中的男主角,是不斷地自我成就,追求真理;那麼,古龍作品中的男
主角就是不斷地自我證明,追求理解。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那麼,古龍的武功又顯現了怎樣的美學或人生境界呢?
    極限狀態下的生命是最美麗的,一刹那的輝煌凝聚成永恆,仿佛日常的忍耐、持久,無
盡的磨煉、跋涉,都是為了這一刻。在這飽和著生命全部追求的一刻,所有的界線消混,正
與邪,美與醜等等都不見了,剩下的只是一股“氣”,一股人之所以為人的“英氣”。有了
這樣的一股“氣”,無論怎樣的困難,乃至面對死亡,都毫無畏懼。也因為有了這樣一股
氣,無論面對怎樣的仇敵,心中仍洋溢著仁慈與關愛,洋溢著寬容與同情。所以,古龍的
“無招之招”其實很少殺人,尤其是兩位高手相爭,最終往往誰都沒有下手。
    當然,還可以用老子《道德經》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注解,最大的樂聲反而聽
來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
    佛教的經典裏也有所謂“不說之說”的說法。說的是須菩提尊者有一天在山洞中冥坐,
天空中忽然散落許多鮮花下來。須菩提便問是誰散花,所為何事?空中聲音回答:
    我是梵天,因為尊者善說般若法門,所以雨花讚歎。須菩提說,我在這裏,一字未說,
何有說法?梵天回答:尊者以不說而說,晚輩以不聽而聽。這就是無上大法。
    古龍的“無招之招”自然有這種東方哲學的底蘊。同時,又沾染了英雄傳奇的浪漫的、
童話般的色彩,反映出對於人類局限性及規範性的突圍衝動,從而渴望著一種自由的生命發
揮,或者說,渴望著生命在刹那間顯現它所有的絢麗與美好。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上述兩段,頗能代表古龍武功的風格。與金庸,梁羽生相比,確有完全不同的味道。在
這裏,繁雜的、優美的武術招數全然不見,只有對峙著的兩位高手,,那凝止中的緊張,以
及微妙的心理搏動,尤其是那種審視對方,企圖看穿對方弱點的衝動,至於武功,完全是一
招間的事,因為他們在一招擊出時,就已將每種情況都算好了。
    古龍曾說,武功是用來殺人的,而不是用來給人看的。
    所以,他的人物殺人就殺人,而不玩什麼花招。他又說,真正的高手殺人取決於一招之
間,一招不中即全身而退,絕無決鬥千招仍不分勝敗這一類的事。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無論在金庸的筆下,還是梁羽生的筆下,武功招數的描寫往往
表現出他們自己內心的一種美學境界或人生境界。尤其是金庸的小說,在這一方面的成就幾
乎登峰造極。他將中國的藝術精神。中國的棋琴書畫以及蘊藏著的哲理和風韻,全都滲透進
他的武功招數之中,從容演繹,令人神往,詩劍合一,文武合一,自我與自然的合一,在金
庸武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李尋歡道:“你的環呢?”
    上官金虹道:“環已在。”
    李尋歡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裏!”
    李尋歡道:“心裏?”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雖無環,心中卻有環!”
    李尋歡瞳孔突然收縮!
    上官金虹的環,竟是看不見的!
    正因為看不見,所以就無處不在,無處不至。
    這正是武學的巔峰!
    這已是仙佛境界!
    別人不懂,李尋歡是懂得的。
    別人甚至有些失望……
    突聽一人道:“動即是不動,不動即是動,你明白麼?”
    聲音很蒼老,每個人都聽得清楚。
    卻看不見他的人在哪里?
    另一人帶著笑道:“既然如此,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又何必打呢?”
    這聲音清脆而美,如黃鶯鴦出穀。
    但她的人,還是誰也沒有看見。
    老人道:“他們要打,只因為他們根本不懂武功之真諦。”
    少女吃吃笑道:“你說他們不懂,他們自己還以為懂得很哩。”
    這兩人話說出,除了李尋歡和上官金虹,每個人都聳然動容。
    居然有人敢說他不懂武功。
    若他們都不懂,世上還有誰懂?
    老人道:“他們自以為,手中無環,心中有環,就已到了武學的巔峰,其實還差得遠
哩。
    少女道:“要怎樣才真正是武學的巔峰廣老人道:“要手中無環,心中也無環,到了環
即是我,我即是環時,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多少?”
    老人緩緩接著道:“真正的武學巔峰,是要能妙參造化,到無環無我,環我兩忘,那才
真的是無所不至,無堅不摧!”
    說到這裏,李尋歡和上官金虹面上也不禁變了顏色……
                  《多情劍客無情劍》

    劍光一閃,閃電般擊下。
    卓東來沒有猶疑,沒有畏縮,也沒有被閃電般的眩目劍光所迷惑。
    他已經在光芒閃動中找出了這一劍的尖鋒。
    劍的尖,就是劍的心。
    劍勢隨著尖鋒而變化,這變化就是這一劍的命脈。
    他一刀斷了這一劍的命脈。
    滿天閃動的劍光驟然消失,卓東來的刀鋒已經在司馬左頸後。
    他已經完全沒有閃避招架還擊的餘力,削鐵如泥的刀鋒在一瞬間就可以割下他的頭顱。
    只有刀光一閃,沒有鮮血濺出。
    這一刀是用刀背下去的。
    然後他就走;既沒有回頭、也沒有再看司馬超群一眼。
    司馬忍不住嘶聲問,“你為什麼不殺我?”
    卓東來還是沒有回頭,只淡淡的說:“因為現在你已經是個死人。”
                        《英雄無淚》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且看他的兩段描寫:

    火花!
    兩人目光相遇,竟似激起一串串火花。
    一串無形的火花,雖然沒有人的眼睛瞧得見,但每個人的心裏都能感覺得到。
    只聽上官金虹一字字道:“你的刀呢?”
    這人的手指一反,已在指尖。
    小李飛刀的手,出奇的穩定,就像是已完全凝結在空氣中。
    手指纖長;有力,指甲修剪得很乾淨。
    這雙手看來,拿筆遠比拿刀合適,但卻是武林中最有價值、最可怕的一雙手。
    刀,本是很平凡的一把刀。
    但在這雙手裏,這把平凡的刀也變得有種逼人的鋒芒與殺氣!
    上官金虹慢慢的站了起來,慢饅的走到李尋歡對面。
    現在,他距李尋歡已不及兩丈。
    可是他的手卻還在袖中。
    上官金虹的“龍鳳雙環”二十年前就已震懾天下,“兵器譜”中排名第二,名次還在小
李飛刀之上!
    近二十年來,已沒有見過他的雙環出手……
    上官金虹的手終於自袖中伸出。
    手是空的。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招數
一刹那之間,
    沒有人明白是怎麼回事,
    刀或劍已經出手,
    對手已經倒下。

    武俠是“武”與“俠”的結合。“武”即“武功”,一種超于常人的博擊技能。武俠小
說中的人物一般都有武功,而且,都會分屬於不同的門派,運用不同的套路。
    以金庸為例,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總是有個成長的過程,一點點地學到各門各派的武功,
最後成就為大師。郭靖的根底是“降龍十八掌”,陳家洛的基礎是“百花錯拳”,等等。每
一個人的武功都有含意深遠的名稱,在他們與人交手時,都會有較詳細的藝術描繪。
    古龍起先師法金庸,武功的設計,寫法也與金庸大致相同。但是,到後來,他漸漸自立
門戶,自創套路。他筆下的武功,再也不是金庸等人筆下那種有板有眼,有名有實的招數,
而是“無招之招”。
    “無招之招”正是古龍最具創造性的武功。一刹那之間,沒有人明白是怎麼回事,刀或
劍已經出手,對手已經倒下。
    以無勝有,以空應實,若隱若現,玄妙無窮。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像這樣的對話實際上都有點可有可無,似乎只是為了拉長篇幅。
    古龍小說有自己獨特的文體,這種文體與商業運作自然密切相關,所以,有人稱為“都
市文體”。它的主要特點是愛用簡單的陳述句或判斷句。跳躍的結構,感性的文字,充沛的
感情,組成一種簡潔明瞭而又動盪不定的印象。
    古龍是第一個將此類都市文體運用于武俠創作的作家。但在小說史上,他並不是第一個
嘗試這種文體的人。
    最早成就都市文體風格的作家可能是陶晶蓀,他在二十年代寫有幾篇玲瓏活潑的短篇小
說,已頗能表現出都市生活的光與影。到了三十年代的穆時英,這種都市文體得到最充分的
發揚光大。穆的小說在當時的上海風行一時,許多句子被用作廣告。到目前為止,穆時英仍
是都市文體的經典作家,很少有人能寫出超越《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裏的五個人》這樣
的作品。他將蒙太奇的詩性語言運用得爐火純青。
    古龍在這種文體的發展長河中,儘管不是開拓者,卻是全力實踐的一個,同時又是將這
種文體推向大眾的最有成就的作家。
    古龍本身的長處與不足,均與這種文體有關。我們在前面已多次提到,這種文體容易為
都市生活中的讀者接受,也容易產生商業性效果,也便於大量的生產。所以,在目前,它是
相當流行的文體。
    然而,這種文體的缺陷也是明顯的,比如常常讓人感到深度不足,膚淺有餘,或者充斥
著過多的廢話與無病呻吟。總之,如果作者沒真情實感,沒有靈動的才氣,那麼,以這種文
體創作的小說,就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不過是商品社會中的文化消費品,看完就丟。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尤其是後期的作品,經常整頁整頁地以對話排列:

    花如玉笑道:“喝酒的人,誰沒有喝醉過。”
    風四娘道:“所以你也喝醉過?”
    花如玉道:“我常醉。”
    風四娘說道:“可是你喝起來並不像常會喝醉的樣子。”
    花如玉道:“誰說的,去年我就醉過一次。”
    風四娘道:“去年?”
    花如玉道:“五年前我也醉過一次。”
    風四娘道:“你這一輩子隻醉過兩次?”
    花如玉道:“兩次已經很多了。”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例如他的《英雄無淚》中反復出現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一口箱子。
    一個沉默平凡的人,提著一口陳舊平凡的箱子。

    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幾乎去掉了所有的修飾成分。然而,這是典型的意象語言。它引起
讀者注意的不是具體的行為。狀貌,而是空靈的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箱
子?為什麼沉默?是一種什麼樣的平凡?這些都是一片空白,仿佛可以是任何一個,可以是
任何一種解釋。
    其讓人想像的空間足以包容一部長篇小說的容量。
    第三個特色是電影手段的大量運用。古龍小說常常以畫面組成,類似電影的蒙大奇。一
個畫面接著一個畫面,好像鏡頭在推移,既有時空的並列,也有時空的錯亂。、、、他的許
多小說,都像電影文學腳本,幾乎可以直接拍片。例如:

    二月甘四,午時。
    關洛道上。
    司馬超群鞭馬、放韁、飛馳。
    馳向長安。
    他的馬仍在飛奔,仍然沖勁十足,因為他已經在途中換過了四次馬……
    同日,午後。
    長安城外的官道。
    長安已近了,司馬超群的心情卻更煩躁,那種不祥的預感也更強烈。
    他仿佛已經可以看到有他一個最親近的人正倒在血泊中掙扎呼喊。
    但是他看不出這個人是誰。
    同日,同時。
    長安。
    卓東來確定應該已經死定了,他也知道蕭淚血殺人從未失過手。
    可是他沒有死。

    第四個特色是對話在情節發展中起主要作用。
    古龍小說中對話氾濫,缺乏自然而然的情節轉承,所有的謎底都是由人物講出來,有時
顯得枯燥乏味。而且,古龍小說中的人物對話大都缺乏個性,往往是古龍自己的傳聲筒,他
借他筆下的人物,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對人生,對社會,對一切的一切形形色色的看法。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例如:
    杜七的手放在桌上,卻被一頂馬連坡大草帽蓋住。
    是左手。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用帽子益住自己的手。
    黃昏,黃昏前。
    街上的人很多,突然有一騎快馬急馳而來,撞翻了三個人,兩個攤子,一輛獨輪車。
    馬上人腰系長刀,精悍矯健,看見了天香摟的招牌,突然從馬鞍上飛起,淩空翻身,箭
一般地入了酒摟。
    樓上一陣騷動,杜七沒動。
    大多是短句,間或插入一二句長句。分段極多,很少一段超過三行的。缺點當然是描寫
不夠細緻,有時會使人感到粗糙,但也有好處,那就是簡單明瞭,不拖泥帶水。尤其在視覺
上,造成一種強勁的氣勢,仿佛有一股逼人的力量,壓得人透不過氣,非要一口氣讀完不
可。
    有人說這是一種典型的商業性文體,分段多,是為了字數多,字數多當然是為了稿費
多。而且,運用短句,需要的只是才情與想像,而不大需要精雕細琢,也不大需要知識上的
充足準備。
    好像在古龍之後,這種以短句為主的文體迅速流行,已成趨勢。文字的成分越來越少,
視覺性的東西越來越多,有點像電影的分鏡頭劇本。
    正如西格爾預示的,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眼的活動大大超過耳的活動。人們越來越喜
歡可感的,可視的影像,而對於需要想像或推理的音樂、文字之類,會越來越排斥。
    第二個特色是詩歌成分的介入。古龍純以寫詩的方式來寫小說。
    傳統小說的情節處理是用串狀結構:
    而詩化小說的情節處理用的是輻射結構:
    在輻射結構中,情節的設置服從於情緒的變幻,作者以他所要表達的意念控制情節的發
展。這是一種詩的思維方式。詩的寫作以意象為中心,而意象之所以能使不同的物象凝聚成
和諧體,靠的是詩人情感的投射。例如,可以將燦爛的花朵,遼闊的晴空,孩子的哈哈大笑
並列在一起,這些物象看似互不關聯,實質上都反映了作者內心某種明朗歡快的情緒。
    古龍小說中充滿了此類意象式的東西,漫不經心的排列間,飽含著情感的張力。古龍在
敘述情節時,常常不只是描述,而是抒發、感歎,甚至可以說,幾乎任何一個細節的描寫,
都強烈折射出作者的情感。他無疑是一位主觀性很強的小說家。
    古龍小說中洋溢著一種一般通俗小說中難以見到的詩的旋律,這可能是古龍小說之所以
迷人的最重要原固。他常常將一個平常的生活畫面昇華為一個詩的意象,讓人回味無窮。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文體
跳躍的結構,
    感性的文字,
    充沛的感情,
    組成一種既明快簡潔
    而又動盪不定的畫面。

    小說家講一個故事,靠的是語言與結構。
    同樣的故事,由不同的人講述,由於運用語言或結構的手段相異,就會有完全不同的風
格,或者說文體。每一個作家都應當有他自己的文體,屬於他自己的,或者說,使他與別人
區別開來的文體。
    古龍創造了一種怎樣的文體呢?
    第二個特色是短句和長句的有機交錯,形成文字的排列點,以及閱讀上的節奏感。如果
說金庸的語言是綿密的,從容不迫的,那麼,古龍的語言則是激蕩的,跳躍飄浮的。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早期的115和360盘停止分享了!不要买哦!

360盘及老115网盘资源都关闭了分享了!目前只有新115盘及百度云盘还可以继续分享,大家注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