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林語堂先生就用一種諷刺的口吻說到:

    中國與西方在女性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儘管雙方都認為女性身上存在著某些魁力,有
一種神秘感,但雙方的觀,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這個問題在藝術上展現得尤為明顯。在西
方,女性的肉體被看作是靈感的來源,是完美與和諧的最高形式;中國的藝術則認為女性的
肉體的魁力來源於自然界本身的和諧。中國人看到一個女人的塑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
供所有進出這個國家的人們觀賞,他認為沒有比這個事實更使人感到驚奇的了。讓一個女性
裸露於人前,這簡直是無禮之至,不文明到了頂點。當他獲悉那位婦女並不代表女性,而代
表自由觀念時,他就更感到驚異:自由為什麼應由女人來代表呢?為什麼讓女人來代表勝
利,正義與和平?希臘人的觀點對他來說是新奇的。因為在西方,婦女被奉若神明,被賦予
一種精神上的微妙品德,代表任何一種純潔、高尚、美麗、超凡的東西。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這似乎只是古龍,或者可以說是許多男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其實,當時的中國女性正生活在忌妒的環境中。在山東省,還有著一條河叫“妒婦
津”,這是由當時的姬妾制度所造成的。其中當然有著許多悲慘的傳說。
    所以,我們可以說,古龍在《楚留香傳奇》中,講述了楚留香在女人圈中那麼多“得心
應手”的“事蹟”,無非是男性的希望加想像和大男子主義的一廂情願。
    於是,那些少女們,一個個燦若鮮花,柔如柳條,春山為眉,星月為目,膚色白皙,身
段炯娜,風姿綽約,脈脈含情……全沖著楚留香去了。
    面對如此佳人,楚留香能不憐香惜玉?佳人又如此之多,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
    楚留香從來沒有拒絕過女人。
    包括ji nv 。
    中國人對ji nv 的態度一直以來都很微妙,但ji nv 在中國的愛情、文學、音樂、政治等方
面的重要性,是怎麼強調部不過分的。我們經常在小說、戲曲裏聽到董小宛、柳如是。顧橫
波的故事。我們也知道宋代的蘇小小,她那在西湖邊上的墳墓,多少年來都是來此遊歷的文
人雅士瞻仰的地方。
    在這些故事綺麗的氛圍裏,我們仿佛聽到在秦淮河裏此起彼伏的船槳聲,以及歌妓們柔
聲曼唱的愛情小調。在那些盛夏的夜晚,黑暗把一條窄小的河流變成了東方的威尼斯水道。
    不過,這種情形也往往局限在秦淮河上,一旦要離開這種特定的氛圍與環境,那麼,兩
情相悅的男女就會變成悲劇中的人物。如杜十娘與李甲,陳圓圓與吳三桂,董小宛與冒辟
疆……中國男人的氣量大概都不過爾爾。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就好像佛門子弟在打機鋒,很有禪意,但這種意韻也僅限於這三個少女身上了。在其他
少女那裏,卻沒有這種似有若無,似是而非的禪意的:
    琵琶公主就在夜半三更中,投進了楚留香的懷抱。
    新月公主在出嫁的前夕,為楚留香獻出了一切。
    張潔潔以一宗教聖女之身,想方設法使楚留香成為情人丈夫。
    東流島來的櫻子,也像魚一樣游進了楚留香的懷中。
    而且,最不麻煩,也是讓天下男人羡慕透了的地方,是這些少女一個個都很“大方”。
    她們都似是一個老師“教導”出來的,她們都“知道”楚留香本就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的,本來就沒有人能夠佔有他。他被許多人需要著,由是:“一個女人不應該太自私,不應
該用你的終生痛苦,來換取我的幸福。”
    “不在乎天氏地久,只要是曾經擁有”,竟然會成為楚留香時代那些喜歡他的少女們的
共識。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詩經·小雅·斯幹》中就已經有性不平等的反映: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棠,載弄之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儒學的開創,開始束縛婦女,宋明理學的確立,更把婦女禁閉在一個很狹小的世界裏,
姆權制的某些精神和在《詩經》中曾經有過的婚姻自由,女性驕做諸如:

    子惠思我,寨裳涉漆,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寨裳涉渭,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這些早已成了昨日之昨日黃花,蕩然無存了。
    後世的許多文人,就好像領了“尚方寶劍”一樣,總認為女性要為社會道德負起責任,
而男性則不必。即便有些不乏民主思想的,對女性的態度也是很微妙的。
    在武俠小說中,這種態度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中國早期的寫到“俠義”的話本小說中,女性不但沒有一點地位,而且往往還是俠者
生長與形成過程中的一種考驗和修煉的障礙。
    如《水滸傳》裏被逼上梁山的一群好漢,動輒就去殺好夫淫婦,或者殺誘惑他們的女
性,如武松的殺嫂和宋江的殺妻均如是。這些“英雄豪傑”從來不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她們
想想,她們為何會那樣做。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屑。
    而後來的梁紅玉、紅佛女、穆桂英等人的事蹟能留存下來,背後總有一個或一群得力的
男性在支撐著。而“花木蘭代父從軍”所崇尚的,也是“孝義”,而不是“俠義”。
    到了新派武俠小說家這裏,梁羽生還顯得正氣凜然,兒女私情還算循規蹈矩。金庸是一
半對一半,有楊過對小龍女的深情,但也有張無忌的三心兩意。最可惡的是韋小室的可有可
無,七個少女和少婦卻一齊跟定了他,有的為他生兒育女,有的為他建功立業打天下,他就
悠哉優哉地當他的“通吃侯”。要說他也有義氣,而這義氣卻給了小皇帝與他的江湖朋友,
是輪不到這些姑娘少婦的。
    古龍把這種“好處”更加發揚光大。
    在《楚留香傳奇》中,他的“天使”是女性,如蘇蓉蓉、李紅袖和宋甜兒,她們三個
中,蘇蓉蓉溫柔體貼,負責照料他的生活衣著起居,是稱職的貼身女僕;李紅袖博學多聞,
對江湖中事如數家珍,是塊當秘書的材料;宋甜兒是個女易牙,精幹烹調,讓他口頰留香,
是勝任的廚娘。
    而他的“對頭”,也多是女性,如大沙漠中的石觀音、地下層中的水母陰姬,昆侖大山
中的蘭花先生。她們都曾以最陰毒的招數,想把楚留香置於死地。
    楚留香周旋在這些“天使”與“魔鬼”中,雖有驚有險,總的來說還是遊刃有餘,不在
他“風流飄逸處處留香”的名號。
    這本來就是古龍的刻意安排,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男人,哪一個不希望像楚留香那
樣,處處留情卻又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曾經聽許多男孩子說過,楚留香是最幸福的男人。
    女孩子都喜歡他,傾慕他,甘願為他做任何事。
    更要命的是,楚留香的桃花運很多,女孩子們動不動就投懷送抱。
    不知古龍是不是看多了佛洛德的書,深得弗氏“真傳”,只要是男女在一塊,總能牽
涉到“情欲”上頭去。
    我們便也很有“眼福”,在楚留香的每一個故事中,幾乎總能欣賞到少女“chi luo 的胴
體”。雖然是一筆帶過,而且古龍是力圖以藝術的筆調去寫的,不過也夠“刺激”的了。
    而且問題在於,這於人物的性格發展和情節的推進有不可或缺的必要嗎?
    也許這更主要是古龍的嗜好,他總忍不住要在書中為讀者製造“粉紅色的遐想”。倒是
對楚留香的三位關係最密切的紅粉知己——蘇蓉蓉。李紅袖和宋甜兒,他寫起來倒是少涉風
月。別人間起來,他就打哈哈:
    ——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你說應該怎麼樣,大概也就是那麼一個樣子了。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一定要那麼想,誰也沒有法子叫你不那麼想。
    對不對?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男權的迷思
也許,楚留香是最幸福的男人。
    女孩子都喜歡他,傾慕他,
    而且動不動就投懷送抱。
    也許,這只是男人們的一廂情願。

    古龍的作品寫了許多女人。
    楚留香身邊往往也圍繞著許多女人。
    這些女人,有的姿容宛妙,有的溫柔體貼,有的刁蠻潑辣,有的天真活潑,有的心如蛇
蠍,可是她們也有相同的地方。
    “她們見到楚留香的時候,她們的心,就會變得像初夏暖風中的春雪一佯溶化了。”
    而古龍卻說:
    “無論任何順序上來說,朋友,總是占第一位的。”
    言下之意是:女人算什麼?她們不是楚留香的朋友。因為在男女之間“友情”和“義
氣”是很少會存在的,也很爪存在。這很能概括男子沙文主義的特點。
    比照古龍的生活情狀,他這樣說並不奇怪。比照起中國儒教的森嚴禮教和道德倫理規
範,他這樣說,似乎還頗有繼承。
    “天道陽尊陰卑,人事男尊女卑”,這兩句話大致可以說明中國傳統社會的男女關係。
始自很遙遠的古代,中國人的血液中,女性就從來沒有佔據過原本應有的地位。中國人由陰
陽構成的二元世界觀,可以追溯到《易經》。
    尊敬婦女,對女性採取一種溫柔態度,這在野蠻時期是條頓人的特點。然而在中國的早
期歷史上,卻看不到這種對婦女的感情。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蔡志忠在他的漫畫釋經典裏,有一則《禪說》,讀之讓人心裏一動:

    有一個人,高高地爬到山頂,動也不動地站了很長的時間。
    來來往往的行人奇怪了,有人就跑去問他:
    “你在這裏看山嗎?”
    他搖搖頭。
    “你在這裏觀雲嗎?”
    他還是搖搖頭。
    “你在這裏等人嗎?”
    他仍是搖搖頭。
    “那你到底在幹什麼?”
    旁人問來問去,那人一徑搖頭,未了,才答了一句:
    “不為什麼。我只是站在這裏。不為什麼。”

    這很能比喻楚留香和胡鐵花和姬冰雁和左輕侯的關係:不為什麼,朋友就是朋友。
    姬冰雁表面上冷冰冰的,又怕死又不夠義氣,但實質上,他像一座火山,在他已經凝固
冷卻多年的岩石下,流動著是一股滾燙的血。他也像胡鐵花一樣,隨時都可以為做,的朋友
付出一切的。
    《大沙漠》裏很能表現他這種“外冷內熱”的性格,若是沒有他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
作,只通水性不熟沙性的楚留香和胡鐵花,不但不能救回人,恐怕他們自己也“活不到十
天”。
    但姬冰雁去了,冷冷淡淡,義無反顧地。於是,楚留香他們才能在冷酷的大沙漠叱吒風
雲一回。
    左輕侯是擲杯山莊的主人,除了掌法冠絕江湖之外,親手烹製的鱸魚更是妙絕天下。
    而江湖中人都知道,普天之下能令左輕侯親自下廚,親手烹調魚羹的,總共只有兩個人
而已。
    楚留香恰巧就是這兩個人其中之一。
    僅僅因為他們是相知很深的朋友,剛烈如火,倔強如牛的左輕侯居然還很聽楚留香的
話。
    胡鐵花更是楚留香的“死黨”。天下人,不管是楚留香的朋友或對頭,都會承認他是獨
一無二的,尊稱他一聲“香帥”,偏偏胡鐵花就能大街小巷地叫他為“老臭蟲”,楚留香也
只得摸著鼻子苦笑。
    楚留香有什麼事,他一定伴隨左右,鼎力相助,而他半夜睡不著覺,要喝酒,楚留香也
會陪著他一醉方休。
    在《新月傳奇》裏,有一個很精彩的情節,很能說明他們之間的默契。
    他們小的時候便在一棵大樹上築了一座小房子,稱為“狗窩”,作為危急時候的避難
處。一旦誰有難,只要在任何地方寫上“狗窩”兩字,另一個必須立時三刻趕去營救。
    有一天,楚留香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這兩個字。他心急如焚地趕去。
    山還是那座山,樹還是那棵樹。但“狗窩”完全變了,由簡陋變成了華麗。胡鐵花也變
了,由滿臉鬍子,落拓江湖的草莽之士,變成了油頭粉面的花花大少,身邊還伴著四個如花
似玉的少女。
    這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畫面。但楚留香還是一眼就看出了破綻。他出手了。
    得救後的胡鐵花自然不會在嘴裏稱讚他,甚至還自吹自擂,說還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指
點到楚留香發現不妥。楚留香也只能承認他“確實是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這就是楚留香和胡鐵花相同與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他們行蹤漂泊,四海為家,策馬
天涯,一腔熱血,一身勇氣。不同的是,他們一一個是“遊俠”,一個是“浪子”,一個天
天都是早上的晨曦,一個日日都是黃昏的彩霞。
    但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即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還是最要好。
    就像溪山各異,但雲月相同。
    這是林無愁的感慨,看來很得古龍之心。
    只是古龍越寫越脫離了武俠小說的套路,把《楚留香傳奇》變成了近乎偵探小說的模
式,胡鐵花不知不覺變成了福爾摩斯身邊的華生。
    主帥永遠是楚留香,胡鐵花做的大多是“清道夫”的事,為楚留香掃清週邊。或者做一
個最好的聽眾,聽楚留香細說武林掌故,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當然一邊聽,一邊還喝著
酒。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許多事是胡鐵花看不慣的,可是以他一個人的力量,他能怎麼
辦?喜歡他的女人,他不喜歡,他喜歡的女人,都不喜歡他。他只有坐下來喝酒。
    僅此而已。
    姬冰雁與左輕侯都只是在一小段時間出現在楚留香的生命當中,並沒有貫穿在他的傳奇
裏。
    楚留香的朋友雖然多姿多彩,五花八門,而且全都精彩絕倫,但他們都一樣尊重他信任
他。或者可以說,他以他的品格和魅力征服了他們。
    楚留香究其實是一個孤高自許的人。
    因為古龍就是這樣的人。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這些。“群豪”的周圍,除了相關的人外,還有山、水、川、林、店、廟、船、車等
景,還有刀、劍、琴、棋、訣、譜、秘笈、寶藏等物,但就是少了朋友。
    男主角一般是不交朋友的,更不會為了心中寂寞而交朋友。若有心事,往往不是向朋友
傾吐,而是採取了比較特殊的方式:要不就是發狠練功,要不就是跑上山頂長嘯,要不就是
寄情在樂律或棋畫之上。若一定和人遭遇、邂逅,無法避免了,看不順眼的,話不投機的,
冷言熱嘲一番,或拳來腳去一陣,也就揚長而去。萬一碰上個有共嗚感的,三言兩語便離開
“朋友之地,,而登上“兄弟之境”,隨時隨地撮上為香,結拜起來。
    所以書中結拜兄弟特別多,幾乎充斥了金庸的十幾部作品。
    這也可以透露出中國古昔的倫理意念之所習。
    女主角交朋友的情形,就多有往“結婚”之路而去之勢。這種交友方式,用舒國治先生
的話來說是成了“除君之外,再無別人”,又有一點不像朋友的原初意義了。如黃蓉交上了
郭靖,殷素素交上了張翠山,都是開頭就已奠定了夫妻的情份的。
    金庸寫了這麼多沒有朋友的人物,設置了這麼多孤寂的環境,無非是想說明:人生是孤
苦的。因此,他的武林人物,最後不是慷慨一死,就是孤獨歸隱,少有第三種結局的。
    古龍也知道人心難測,也遇到過“出賣朋友如刀切豆腐,吃起朋友來如吃龜孫,錦上有
花,雪中無炭,恩將仇報,口蜜腹劍,嘴裏叫哥哥:腰裏掏傢伙”的“武林人物”。但他還
是認定:“好酒難得,好友更難得”,“只有真正的友情,才是永遠明朗,永遠存在的”。
    古龍之所以為古龍,就是因為他有一腔熱血。
    “因為,有熱血的人才是虎虎有生氣的。
    有熱血的人才是不落俗套的:
    有熱血的人才是有衝突,有高潮的。”
    跟古龍醉眼相對後,林清玄居然還能這樣說。
    古龍也居然覺得很“受落”:“朋友,要與有熱血的人交;酒,要與有熱血的人喝;戀
愛,要與有熱血的人談;死,要為有熱血的人死。”
    這是古龍做人的宗旨。
    他寫的也是一腔熱血。
    再沒有其他人像他那樣去寫朋友之誼的。
    楚留香與胡鐵花,陸小鳳與花滿樓,江小魚與花無缺,……
    早已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我們從中大概可以理解“一腔熱血只賣給識貨的人”那種拋頭灑血之無所顧惜的意境。
    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種情懷。
    這種意境,這種情懷在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中處處掬手可盈。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這些。“群豪”的周圍,除了相關的人外,還有山、水、川、林、店、廟、船、車等
景,還有刀、劍、琴、棋、訣、譜、秘笈、寶藏等物,但就是少了朋友。
    男主角一般是不交朋友的,更不會為了心中寂寞而交朋友。若有心事,往往不是向朋友
傾吐,而是採取了比較特殊的方式:要不就是發狠練功,要不就是跑上山頂長嘯,要不就是
寄情在樂律或棋畫之上。若一定和人遭遇、邂逅,無法避免了,看不順眼的,話不投機的,
冷言熱嘲一番,或拳來腳去一陣,也就揚長而去。萬一碰上個有共嗚感的,三言兩語便離開
“朋友之地,,而登上“兄弟之境”,隨時隨地撮上為香,結拜起來。
    所以書中結拜兄弟特別多,幾乎充斥了金庸的十幾部作品。
    這也可以透露出中國古昔的倫理意念之所習。
    女主角交朋友的情形,就多有往“結婚”之路而去之勢。這種交友方式,用舒國治先生
的話來說是成了“除君之外,再無別人”,又有一點不像朋友的原初意義了。如黃蓉交上了
郭靖,殷素素交上了張翠山,都是開頭就已奠定了夫妻的情份的。
    金庸寫了這麼多沒有朋友的人物,設置了這麼多孤寂的環境,無非是想說明:人生是孤
苦的。因此,他的武林人物,最後不是慷慨一死,就是孤獨歸隱,少有第三種結局的。
    古龍也知道人心難測,也遇到過“出賣朋友如刀切豆腐,吃起朋友來如吃龜孫,錦上有
花,雪中無炭,恩將仇報,口蜜腹劍,嘴裏叫哥哥:腰裏掏傢伙”的“武林人物”。但他還
是認定:“好酒難得,好友更難得”,“只有真正的友情,才是永遠明朗,永遠存在的”。
    古龍之所以為古龍,就是因為他有一腔熱血。
    “因為,有熱血的人才是虎虎有生氣的。
    有熱血的人才是不落俗套的:
    有熱血的人才是有衝突,有高潮的。”
    跟古龍醉眼相對後,林清玄居然還能這樣說。
    古龍也居然覺得很“受落”:“朋友,要與有熱血的人交;酒,要與有熱血的人喝;戀
愛,要與有熱血的人談;死,要為有熱血的人死。”
    這是古龍做人的宗旨。
    他寫的也是一腔熱血。
    再沒有其他人像他那樣去寫朋友之誼的。
    楚留香與胡鐵花,陸小鳳與花滿樓,江小魚與花無缺,……
    早已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我們從中大概可以理解“一腔熱血只賣給識貨的人”那種拋頭灑血之無所顧惜的意境。
    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種情懷。
    這種意境,這種情懷在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中處處掬手可盈。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金庸的作品就最能體現這種孤獨觀。
    他筆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沒有朋友的,沒有那種一諾千金,雖死而無悔的朋友。功業未
完之時,他們固然沒有走向市鎮,賃屋于街坊之中,做工於廠舍之間,托身于人群之叢,而
是孤身寄付山水,獨個創出一門宗派。一旦功成業就,便終日價潛心清修,造福武林。所交
者,只應是神,不應是人了。
    他們或許也有相依相伴之人,但大多不是兄弟、師兄弟,就是夫妻、父子、父女,或者
是忘年交,有師徒之恩義的。
    郭靖也只有師傅們和黃蓉,楊過也只有師傅兼情人小龍女。
    桃谷六仙只有兄弟,也沒有朋友,他們對話極多,恬噪不堪。然而那些引號中的東西,
卻是講給自家兄弟的,不是講給朋友聽的。
    令狐衝開頭還有師兄妹作伴,但一遭遇變故,師弟含冤死去,師妹移情他戀,他也就孤
苦零丁起來。
    狄雲在進城之前,只認得師傅、師妹與那頭老黃牛,是師傅把他養大的,所以他對師傅
有感激之情,卻少有朋友之誼。所以當進城之後,師傅為了寶藏而出賣他,師妹因不瞭解內
情而冤屈他,他便由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除了韋小寶特殊一些,交了一些所謂的“朋友”,也僅只是少時共同嘻戲,長大後保護
他的小皇帝,兄弟會中的師傅與同盟,以及一幫相互利用的狐朋狗友,而絕不是生死與共,
肝膽相照的真朋友。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本帖最后由 BILLY1346 于 2011-3-1 17:25 编辑

如果我們說,古龍的所有小說,最中心的目的是在寫朋友的義氣。如林無愁先生所言:

    寫朋友的兩脅插刀。
    寫朋友的蹈火赴湯。
    寫朋友的萬死不辭。
    寫朋友的皇天后土。

    那麼,熟悉古龍小說的讀者都不會有異議的。
    《小李飛刀》如是,《陸小鳳傳奇》如是,《歡樂英雄》
    如是,《楚留香傳奇》更是如此。
    所以,在讀古龍作品的同時,最佳的情景是在唱機裏放上一曲《高山流水》,讀著回腸
蕩氣的情節,聽著動人心魄的音樂,你會眼耳一齊收穫到一闋熏冶靈魂與煆造友情的千古絕
唱。
    只有從肺腑中迸射才氣而滿懷悲憫的人,才能寫出才能彈得如此精妙絕倫,也只有把一
顆心袒露給朋友倚夢而眠的人,才能咀嚼這其間的深逮與真情。
    彼此相倚,高山流水,才能渾然天成。
    當伯牙再攜琴尋訪鐘子期,知音亡他而去,水斷山空,杜鵑啼血。伯牙心碎欲絕,筆下
纏繞的,指間彈起的,是濺著鳴咽的傷痛。
    傳奇椎心,琴聲如訴。
    於是,我們就在這故事與樂聲中,仿佛觸摸到如雕塑般的畫面——江邊的石壁上,孤做
清冷的伯牙在撫琴低吟,岸邊的陡峭的山林裏,樵夫鐘子期會心撫掌……
    到了古龍的小說裏,那千載不變的故事就愈加動人了,你會為他們結縭絞心的友誼,悵
然以至刻骨銘心。他們都是可以互相燃燒自己成一把火,來照耀對方前程的;都是可以橫刀
亮出赤紅的心,為對方犧牲的;都是可以一聲應諾,幹金不換的。
    這是否就是中國傳統中最動人,最醇香的承繼?任是歲月滄桑,時光如海,它始終如烈
酒一盅,暖著心,暖著夢。
    那就是“士為知己者死”的義氣,是“延陵季子持劍”的浪漫,是“伯牙鐘子期斷琴”
的絕唱。
    這是楚留香和胡鐵花等最令人遇想的地方。這是古龍的武俠小說最“創新”也是最寶貴
的地方。
    據我們所知,在其他的新派武俠小說家的筆下,朋友之情從來不是排在第一順序的。江
湖向來是一個是非之地,武林經常飄散著腥風血雨,所以,為了自保,為了生存,為了發
展,江湖人物多是天馬行空的獨來獨往。
    我們也常常被告知,要衡量武俠人物的價值與意義不能用一般的標準。他們是孤獨的
人,在人世上自成一個系統,他們的孤獨不是無助的,無可奈何的孤獨,而是一種倔做的,
高曠的孤獨。但孤獨畢竟就是孤獨。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心靈的朋友
世界上所有的玫瑰,
    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
    也不能比擬友情的芬芳與美麗。

    楚留香一生傳奇,所交的朋友也多姿多彩,既有名冠江湖的武林大師,也有乳臭未乾的
小叫化;既有風流瀟灑的妙僧,也有滿街化緣的窮和尚;既有冷酷無情的刺客,也有血氣方
剛的少年;既有才高八斗的秀才,也有大字不識的村夫;既有一毛不拔的吝嗇鬼,也有一擲
千金的富豪……
    所以,無論是在“胯下五花馬,身披千金裘”的圈子裏,在“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
招”的環境中,還是在“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的絕困中,他都能遊刃有餘,如魚得
水,就緣於他到處都有朋友。
    因為古龍最重友情。
    朋友,是古龍生命中最重要的顏色。
    他曾有過很深情的表白:
    “朋友就是朋友,絕沒有任何事能代替,絕沒有任何東西能形容——就是世界上所有的
玫瑰,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擬友情的芬芳與美麗。”
    他不僅僅是嘴裏說說而已,他是真的這樣去維護朋友之情的。
    據雲他是個“酒”“色”之徒,一生“仗劍江湖載酒行”,為人豪爽,生性灑脫,愛交
朋友,待人真摯、誠懇,善於理解別人,很得朋友的心。
    古龍的好朋友都知道,他雖然很喜歡女人,不能一日無女伴,但他常常會為了朋友,而
捨棄他心愛的女人。他總認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已卻是難尋,怎麼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
呢?所以,他在異性中結下了許多“冤家”,在同性中卻很有口碑。
    這種看法與做法當然受到許多人的垢病,認為這是中國男人典型的封建心態,但確也為
他贏來了“性情中人”的稱號。孰長孰短,我們在後面將有詳論,這裏先就此打住。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正是在這種心懷的影響下,連殺人不眨眼的“中原一點紅”也成了他的好朋友;連鐵公
雞姬冰雁也甘願為他兩脅插刀;連掌法冠絕江湖的左輕侯也為他親自下廚房,洗手做魚
羹……
    也許這就是楚留香的一生傳奇中最得意之處。也就難怪他雖然鼻子不好,卻也最喜歡香
氣,每幹完一件他引以為做的江湖大事,就會灑下一陣淡淡的,帶著鬱金香花芬芳的氣息。
    要是有一天,在一條簡陋的小道上,你見到一個如同在寬闊大街上施施然漫步的人,那
一定是楚留香。
    要是有一天,在一個豪華的宴會上,看到一個神態淡然,穿著並不華麗,可是服飾的質
料手工剪裁卻非常好,很會搭配顏色的人,那無疑是楚留香。
    要是有一天,細雨迷霧,一個穿著唐時古風的木履,撐著柄油紙傘的人,走在斜風細雨
的陰暗中,就好像走在豔陽滿天百花盛開的御花園裏,那也只有是楚留香。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他看起來好像會比一般人都高一點點,甚至要比他自己
的實際身高都要高一點點。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他的樣子都不會改變。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他本來就是這麼一個人。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他的臉上好像總是帶著微笑。就算他並沒有笑,別人也
會覺得他在笑。
    這就是喜歡冒險、刺激,又享受平凡的楚留香。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他們其實都是喜歡和平,喜歡平凡的人。當然,他們都不平凡,所以他們很想以自己的
不平凡換來大眾的平凡與平安。
    平安是福。
    所以,無論是楚留香還是胡鐵花,在強敵面前,在絕境之中,都能談笑風生,以朗朗笑
聲驅走滿天的陰霾與暴戾。
    不管是在多麼困苦的情況下,能夠笑一笑總是好的。
    人們總是在這一笑中認出他就是楚留香。
    正如一笑往往能讓事情“奇峰突起”一樣,楚留香的“缺陷”,也往往成了救命的法
門。
    楚留香的鼻子,從小就有毛病。古龍說,從現代的醫藥觀點來看,大約是鼻竇炎一類的
毛病。所以他喜歡摸鼻子,這也是他讓人認定的另一個標誌。
    可是這種毛病並沒有讓他苦惱過,鼻子不通,他就訓練自己換另一種方法去呼吸。最後
是他全身的毛孔都能呼吸,不但彌補了鼻子的不足,而且還讓他避過了許多兇險:
    一-所有的迷藥,都不能迷到楚留香,反而麻痹了敵人。
    其實人生中許多事都是這樣子的,偉大的畫家眼睛常常不好,偉大的音樂師往往耳朵不
大靈。貝多芬晚年已經是個聾子,卻寫出了《歡樂頌》等一大批激動人心的作品;梵古近乎
瘋狂,卻留下了《向日葵》等膾炙人口的畫面。
    一條路不通,可以換另一條路走,也可以堅持到底。
    楚留香兩者兼備。
    他也知道江湖險惡,人心難測,他也經常上當,經常受騙,但他的慈悲心懷從來沒有改
變,他對人性從來都充滿信心。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這也是古龍晚期小說的最明顯的改變。
    人們總以為武林中籠罩的都是刀光劍影,人們總以為江湖上最流行的是陰謀詭計。但
《楚留香傳奇》中,卻多的是這樣的文字:

    胡鐵花說:“我現在才知道,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就是這些平凡的人。你終日和他們相
處在一起,也許還不會覺得他們有什麼可愛,但你若是到那見鬼的大沙漠去了一趟,你就會
知道世上再也沒有什麼比人更可愛的東西了。”
    楚留香笑著道:“這也正是你可愛的地方。一個對人類如此熱愛的人,絕不會是壞蛋,
一個壞蛋就絕不會有你這樣的想法。”
                  《畫眉鳥》

    那些讓人愉快的聲音到哪里去了?
    那些店鋪裏的夥計正和婦女老溫討價還價的聲音,刀構在鍋子裏翻炒烹炸的聲音,媽媽
打小孩屁股的聲音,小孩的哭聲,小姑娘吃吃的笑聲,骰子擲在碗裏的聲音,醉漢的笑聲,
酒樓上那些假冒江南歌語唱小調的聲音。
    那些又好玩,又熱鬧,又有“人氣”的聲音到哪里去了?
                   《午夜蘭花》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因為他已把“武”變作了一門藝術,就如同他把“盜”也變作一門藝術一樣。
    在作品中,楚留香“盜”的本領是很高強的。“如果楚留香要在今天晚上偷光你的褲
子,那麼明天早上你大概就再也找不到一寸可以穿在你腿上的綢緞絲棉毛皮布料了。
    甚至可能連一張不透光的紙都找不到。”但他偏偏要把這種本領公諸於眾,他要取一樣
東西,一定會先通知對方,要對方好好防備。
    正如故事一開端,就是一張很奇特的短箋出現在我們面前:

    聞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極盡妍態,不勝心嚮往之。今夜子正,當踏月來取。君素
雅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
    他認為你已不配擁有這件東西了,他要劫富濟貧。到了這個份上,他的“盜”還是一般
的“盜”嗎?
    何況這還只偷天下大多數人都希望他去偷的東西,譬如說,好佞的壞心,盜匪的惡膽。
    楚留香免不了暴力,卻從不殺人。他只是讓他的對頭們“多行不義必自斃”。
    對付石觀音,他用的是聲東擊西的方法。石觀音的武功太強,他本已沒有招架之力,所
以在石觀音已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卻一拳擊中了映著石觀音的鏡子。
    因為石觀音實在太美太強了,這麼多年來,她已將自己的精神寄託在這鏡子上,她已愛
上了自己。鏡子裏的人和她已結成一體,真真切切,連她自己都分不清了。楚留香一拳下
去,別人尤自可,石觀音如何受得了?就在她一怔之下,楚留香已點了她幾下穴道。
    無敵的石觀音敗了,沒有人能殺死她,她自己殺死了自己。
    對付水母陰姬,他用的是攻心法,他只不過用言語,用行動去挑開已被遮蔽多時的“人
性”,把水母陰姬還原成一個相對正常的女人。他是敗中求勝,水母陰姬是良心發現,她只
能無可奈何地也自願地將自己關進了自己早已掘好的墳墓中。
    還有蝙蝠公子、薛笑人、妙僧無花、……他們都是世間罕有的高手,但都無一例外地敗
在楚留香的手下。
    但楚留香每一次戰勝他們,都會有說不出的悲痛,說不出的蕭索,說不出的茫然,說不
出的傷感,說不出的黯然,說不出的遺憾。
    他總會不停地問著自己:“我勝了嗎?我真的勝了麼?”
    活人和枯骨之間的距離,相隔也只有一線而已,勝和敗之間,又怎能差得了多少呢?
    因為活下去,不但是一個人的權利,也是一個人的責任。沒有人有權殺死別人,也沒有
人有權殺死自己。但殺人者,都必得接受法律制裁。這規律誰也不能逃避。
    “有所必為,有所不為”,這是真正的俠士的處世原則。
    “豁達寬容,機智風趣,對人類充滿愛與信心”,是楚留香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人格
的標誌。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嘅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則我唔係玉樹臨風,潇灑倜儻,但我有廣闊嘅胸襟,加強勁嘅臂彎,,,,,,,,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早期的115和360盘停止分享了!不要买哦!

360盘及老115网盘资源都关闭了分享了!目前只有新115盘及百度云盘还可以继续分享,大家注意!


查看